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12970|回复: 13

郝姓的宗族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3 23: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孝道——郝姓的宗族傳統

俗話說:“百行之首,以孝為先”。那位作為萬世師表的大成至聖孔聖人更有“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的至理明言。可見,“孝”是中國文化最深層最根本的基因,而歷史上的郝姓,正是中國傳統“孝”道的典範和代表。

        (1)中國孝道的代表
中國文化最講孝道,所以歷代正史都設有所謂《忠孝列傳》,還有多種《孝子傳》,對孝子大加表彰,對孝道極力宏揚。更有所謂《二十四孝》,被尊為中國傳統孝道的代表,但遺憾是在《二十四孝》中,一位郝姓也沒有的。
郝姓的孝道,應當首推郝子康。郝子康是當今天下郝姓共認的大始祖,而他就是一個以“孝”著名的大孝子。傳說郝子康自幼就知道孝敬父母。當他才九歲時,慈母便去世,他傷心欲絕,終日哀啼哭泣,以至身心憔悴,悽楚感人。母親去世後,他對父親更極盡孝心。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親之帷帳,使枕席清涼,蚊蟲遠避,好讓親人安寢,而到嚴寒的冬天,又以身溫暖其父之衾綢枕席,好讓親人睡得暖熱。他的孝敬父母的動人事蹟,後來傳聞遐邇。當時太原郡太守聽說此事後,對郝子康大加稱讚,并召他為門下孝子。後來郝子康更發憤讀書,為父母爭光,終於官拜侯國丞、尚書令、御史中執法等顯赫職位,使家門榮耀一時,時人譽為“太原郝童,忠孝兩全,天下無雙”。這個郝姓的“孝”在老一代中的確實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郝子康之後,郝氏子孫多能繼承孝的傳統,將孝道發揚光大。因此,歷代郝氏祖先中,又孕育出許許多多的大孝子。如東晉時,在今河南南陽縣出了一個孝子名叫郝舒。傳說郝舒家貧,靠自己的發憤工作來侍養雙親。父母死後,起廬於墓上,堅持為親人守護墓廬,這種為死去的親人守墓的做法未免過分,但在當時卻是至孝的表現。郝舒的事蹟後來受到官府的旌表讚揚。後人又為他建立祠廟,把郝孝子作為神來敬祭尊祀,這就是在河南南陽縣的“郝孝子特祠”。
迄至唐代,郝孝子眾多。見於《新唐書·孝友列傳》和野史就有成都人郝逢、棗強人郝良、平原人郝桓、江都人郝嘉、襄陽人郝昇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孝子當推今安徽六安縣碼頭集郝氏的始祖郝舟。傳說郝舟天性純至,侍奉父母極為孝敬,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父親去世後,郝舟號泣哀鳴,晝夜不絕,後終身為父母守墓。當時刺史將此事上報朝廷。朝廷對郝舟家族旌表門閭,列名國史。
到宋代,又產生了郝拯,將郝姓宗族的孝發揚至善。史稱郝拯天性篤孝,母病逾年。他都堅持晝夜探視。雖官至軍政事、太守,郝拯卻堅持每日親手為患病的母親洗滌便溺器物,從無間斷。母親過世後,他又結廬墓下,為母守孝。因哀毀過度,以至大病了一場。郝拯雖是名顯一時的文人和官吏,卻能有如此深篤的孝心,實為難得。宋代郝姓中的著名孝子,還有句容人郝澄,名見於《宋史·孝義傳》,又有郝銳,也因孝被朝廷詔賜粟帛蠲免徭役。
歷史上的郝氏孝子孝孫,見於史傳、方誌、家譜等文獻記載者還有很多,不勝枚舉。正如明朝人顧清所說:“郝氏蓋純孝一脈,累世相承。所以根於心而發之事者,固有自來也”。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23: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2)以孝傳家
歷史上的郝姓之所以忠孝輩出,乃因郝氏宗族非常重視對族人的孝道教育和培養,把孝當做郝姓的傳家之寶,代代相承不絕
早在西漢時期,始祖郝子康之子郝玫,便首定“孝悌”為郝氏家族,此後郝氏族人無不繼承這一優良傳統。在各種郝氏家乘、族譜中,都會極為突出“孝”的地位,將孝作為家規、家范的最重要內容。如棗強郝氏譜有《族訓》十三條,其中“敦孝友”一條,內容、篇幅最多,是其他各條的數倍,對孝的意義,作用、形式、內容均作了詳細論說。此條開首即說:“父母恩同天地,是報不盡的”,又說“孝貴及時”,即在父母在世時竭力孝敬父母奉養,又孝貴在真心,即要孝心。鄂西襄陽郝氏譜在《家訓》中強調“孝為百行之原。父母生兒,養育教誨,竭盡精力,人子難報萬一,若能和於同氣以慰其心,則孝即在是矣”。安陸《郝氏四修族譜》在【家訓】中首列“敬祖先”,次列“孝父母”。《棗陽郝氏族譜》則列“孝父母”族“忠君上”之下。可見其對孝敬之道的高度重視。所以各譜將“孝父母”和“敦孝友”列為郝氏各家訓之首,居最重要地位。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4: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3)對孝的宏揚和完善

在言論到郝姓的孝時,不能不談到歷史上的郝氏祖先特別是其精英們對孝道的精辟論述。
孝作為中國文化最基本的範疇,有其固定的內容。孝有兩個層次,正如《棗陽郝氏族譜》中【家訓】中所言:第一個層次的孝,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奉養父母,而孝的昇華就是要立身行道,為父母祖先爭光。陵川郝氏的傑出代表郝經在《東發講義》中對此有更精確的論述,他說:“始於事親是謂之孝,而推之百行,是孝也者,其體源於造化流行之粹,其用達於天下國家之仁。本末一貫,皆此物也”。這就是不僅講了孝的兩個層次,而且也強調了孝是人類其他行為的根本。
原始的孔孟孝道中有許多保守的因素。孔子在他那本中國人的聖經《論語·里仁篇》中就曾說過:“為人之子,父母在,不遠逰,逰必有方”。這種孝道觀念便帶有濃厚的保守色彩,正是這種安土重遷的觀念阻礙了中國文化的向外開拓、進取,但郝姓宗族卻積極鼓勵子女向外發展,因而有伯泉公送子的壯舉。
孔孟的孝道又有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否則就是大不孝之說,甚至認為為了保身,可以見斗不勸,見死不救,這種孝道觀對中國文化帶來了極大的毒害。對此,郝姓則多有修正和批判。安陸郝氏的優秀代表郝處俊在其《孟子師說》一文中就曾有革命性的獨到見解。他說:“怎樣守住孝道呢?守,如城守之守,父母生我,將此降表之理,完全付我。須故須血戰孤城,待得夕死,交割還與父母,始謂之全歸,不待身體膚發,受之父母而已矣”。
郝元烈先生在《郝氏宗譜》更有深刻的見解,譜中說:孝就是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和老人,但不止如此,更要為民族盡大孝,不做誤國害民的事。這可以說是一種新時代的‘孝道觀’了。願海內外郝氏宗族,世世代代都能繼承‘孝’的優良家族傳統,并將它不斷地發揚光大。

註釋:
二十四孝是封建社會所頌揚的二十四個盡孝的人。舊有《二十四孝》一書不著撰人。元朝時人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有集有:虞舜、漢文帝、曾參、閔損、仲田、董永、郯子、江革、陸績、唐夫人、吳猛、王祥、郭巨、楊香、朱壽昌、庾黔婁、老萊子、蔡順、黃香、姜詩、王裒、丁蘭、孟宗、黃庭堅二十四人的孝行,序而詩之,用訓童蒙。

        (二)開拓——郝姓的家族精神

縱觀郝姓發展的歷史,自始至終都貫穿著一種開拓進取的精神。當初伏羲氏族太昊之時,生活位於在南方的淮水流域地區部落叫做郝省氏族,向西遷徙、繁衍生息到神農氏族炎帝時代,經過分支發展形成幾支的郝骨氏族、郝胥氏族等郝人由秦嶺的周南山以北渭水流域地區一個崇拜赤邑的小氏族向河東遠徙,進入太原盆地,儕身東夷之間,後來異軍突起,成為勢力、地位僅次於黃龍氏族的鳳凰氏族,并把氏族圖騰由赤邑改為赤鳳凰,靠的就是一種在艱苦環境中不斷適應,進而奮起和不拘泥過去的開拓精神。後來,郝氏族又隨著東夷氏族的主支遷入中原地,開始以農耕為主的新生活,并建立起一個治理渭水聞名東西郝和一個以善於陶器製作著稱的大原之郝。在這種社會大變遷中,許多群體都被淘汰了,只有那種具有開拓精神的群體,才能適應新的環境,在社會大演變中生存和發展起來。
當郝方國被春秋時期晉秦等泯滅後,郝方國遺民又是靠者他們的開拓精神,一部份在征服西南土蠻的過程中發展為著名的筰都夷,另一部份則留在郝方國故地,在新的環境中作為普通的族姓頑強地生存下來,并演變成秦漢時期著名的太原郝氏。
在中華民族開拓東南的浪潮中,郝姓又走在前列。正是其不斷向外拓展的家族精神,鼓舞者一批又一批的太原郝姓成員向東南未開發地區移民。故郝氏族姓對東南豫冀魯皖蘇等地區的開發,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郝姓在開發豫冀魯皖蘇等的過程中,自身又不斷壯大,成為當地的大姓,而豫冀魯皖蘇等更成為今日郝姓最集中的地區。
公元七六五年(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掖縣北陵郝氏大始祖郝肸,字伯泉公分家送子出征的那一壯舉,更是郝姓開拓精神的最典型和最完美的體現。這位偉大的郝姓祖先的旨意:池內之魚,遠遜雲間之鶴。好男兒不必戀此一方故土,而應志在四方,放眼天下!與孔老先生的“父母在,不遠逰,逰必有方”的迂腐論調相比,何其高明。郝氏子孫感受到一種使人人振奮,鼓舞的偉大力量。又云:“遠逰外境非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外面的世界與家鄉不同,一個開拓者必須學會適應新的環境,征服新的環境,四海為家,正是當今廣大拓殖海外的華僑華人“落地生根”生活的預見。故在《客家源流考》中對此評價得好:此語句雖淺,而用意則深長也。又云:漫雲富貴由天定,三三男兒當自強。這種人定勝天思想和對未來的信心,正是開拓者的必備素質。這首粗淺的詩,字里行間,卻處處充滿著一種使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神氣。
這首小詩,這種開拓精神,使郝伯泉公的子孫,從掖縣走向豫冀魯皖蘇等各地,走向四方,散佈中華大地。這種開拓精神,鼓舞者無數郝姓子孫,從東方沿海地域拓展中華大地,走向海外,將郝氏族姓的種子,撒播於全世界。
這種激勵者郝姓子孫的開拓精神,歸結起來便是:
一:是遠大的目光,既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又要有不安於眼前的精神;
二:是志在四方,不戀故土,積極向外拓展的精神;
三:是頑強的適應能力和艱苦奮鬥精神,能適應和征服新的環境;
四:是人定勝天的思想和強烈的自信心與自傲氣質。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6: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族譜:尋根問祖的神聖證物

中華禮制,家必有祠,族必有族。因此,在昔日崇尚家族主義的中華普通家庭中,族譜成為一種很常見但又至為神聖之物。
一部優秀的族譜,記錄者一個家族的發源、生息、繁衍的無始無終的過程,如果這個家族從來沒有停止過修譜的,可以是一部與時間并存的生命史。活在譜中的一代代子孫,作為一個文化載體,無不反映出他所處時代的種種特徵。這種變化不已的客觀存在,與恒定的家族血緣遞傳,形成了族譜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可以從中領悟出一個生命群體的強大力量,一組種族遺傳的神秘密碼,一種超越歷史局限的闊大視野。
雖經“破四舊(舊制度、舊文化、舊思想、舊風俗)”的掃蕩和“文化大革命”之火,仍有許多郝姓族譜劫後餘生。由於近幾年來,在海內外郝姓中,又悄悄地興起了一種修譜尋根熱。

         (1)郝姓譜牒源流

譜牒之學,起源很早。郝姓譜牒源起何時,史無明載。
郝元烈先生遺存的族譜記載:傳說早在先秦,便有郝省氏族第五十一代郝晏,創修最早的郝氏宗譜傳後,因為商周時期,郝方國已是一個獨立小邦,作為一個國家,已有記錄郝方國貴族歷史和世系的譜牒了,故商周時期便有郝姓譜牒。
傳說戰國末年秦相上卿霍云君郝晏刪改增修郝氏族譜,并將譜系上呈御覽,在山西太原盆地一帶流傳的《郝氏族譜》,堂而皇之地錄有一篇【霍云君太原刪譜贊冊序】。但此【序】中有霍云君被漢高祖封為忠烈王之語。
郝學隆先生的族譜記載:漢魏之世,門第始興,譜牒學也於此時開始發達起來。作為當時著名族姓的太原郝氏,這時才開始有了確實可信的家史族譜在民間流傳。六朝隋唐是中國譜牒之學始盛時期,但因當時郝姓的衰落,郝氏族譜也就不見於《魏書官氏誌》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官方正史,仍在民間流行。
直到宋代,隨著郝姓的興旺,也出現了郝氏譜牒的繁榮。各地郝氏,紛紛立祠修譜、家傳、譜序,多見於當時名人文集之中。如南朝江夏郡太守郝迴就曾考訂丹陽郝氏世系,創修《郝氏世系源流譜》傳後,成為後代郝氏譜牒的範本。元代大學者郝經,字伯常也詳考世系,續修族譜傳後。明清以來,郝姓譜牒之學更加發達,長盛不衰。這一時期的許多族譜,至今仍被流傳和保存下來。這是十八世傳人郝學隆先生在民國初時所作的譜牒源流之說。
文革時期,十八世傳人、柳行村大先生郝延奎則在郝氏族譜源流之說,家譜淵源甚早,一般都推始於《周官》,實際上《世本》乃是中國譜牒最早的著作,司馬遷《史記》的世表、年表取法乎此,實為後來家譜、宗譜之濫觴。在譜學發展史上,經歷由專官之掌,演為專門之學,最後變為私家之譜,這樣三個發展階段,修譜也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三個發展高潮。尤其是清代時已達到頂峰,若論宋元以來 ,清人修譜最多,保存至今的族乘,至少估計在二十萬種以上,清人修的佔重要成份,且質量較高。到了民國,修譜之風仍不少衰。
郝氏族譜最早者,似修於南朝梁武帝時的《丹陽郝氏世系源流譜》,郝迴在【源流總序】中稱:“吾祖家丹陽,抵迴身,三百餘年”。其間‘文獻足徵’。因此,族譜中既有東晉以後入宦出將鼎盛,郝氏人才輩出的實錄,且溯源郝省氏族,以郝晏為先祖,并及十八世祖郝廉,字子康,堪稱源遠流長,後裔繁茂的世家望族。至於我掖縣北陵郝氏,即以後稱為平仲故里柳行郝氏者,以郝伯全先祖,其族譜始修於明代萬曆二十二年甲午,湖廣隋縣知縣,後升爲南直隸寧國府同知郝昂曾作跋文,他的堂兄郝璽曾作【慶源圖】而首敘之;清代康熙廿三年,萊州府儒學教授郝秉純又再敘之。以後又多次續修。南朝以後所修郝氏族譜,在《二十五史》中【藝文誌】上無載,可見當時并未公開流傳,或流傳不廣。現在只能由有關的【譜序】中窺見一斑,卻無法獲得原本而見全貌。就是清代、民國時期的郝氏族譜,也由於戰亂災荒的洗劫和歷次政治運動的掃蕩而所剩無幾,令人感到遺憾。這是十八世傳人郝延奎先生最後風燭殘年的歲月時傑作。
公元二〇〇二年     十九世傳人郝維明        校讎整理

       (2)郝氏族譜的譜法

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蘇洵倡修族譜、家乘,最為積極得力。他們不僅親自動手編寫本家的族譜,而且提出了編寫族譜的體例和方法。
歐陽修的譜例是:譜圖之法,斷自可見之世,即為高祖,下至五世玄孫而別自為世。其原則是以遠近、親疏為別,凡遠者、疏者略之,近者、親者詳之。
蘇洵的譜法是:凡嫡子而後得為譜,為譜者皆存其高祖,而遷其高祖之父。蘇洵主張一般家庭修譜用‘小宗之法’,即只記五世,而政治經濟地位比較穩定的皇室貴族,則按照‘百世不遷’的‘大宗之法’來編寫族譜。
在編寫方法上,他們一採敘述式,一採圖表式。他們雖然在譜例方法上有別,但敬宗收族的目的則同。宋仁宗以後,歐陽修、蘇洵的族譜成為宗譜形式的規範,影響至為深遠。
民國元年《柳行村郝氏家譜敘》有言:“古人之意,莫重於族,亦莫嚴於譜。譜者,推其祖之所自出,而合其族之所由分天。先王制禮,以明宗為大務,是以古者有大宗、小宗之別,使其派有所統而不紊。又重之以嵗時臘祭之會,冠婚喪祭之禮,鄉射燕餉之儀。其目委曲而繁重若此者,蓋所以習其揖讓長幼之節,隆其親親老老之恩,厚其睦姻慈愛之義,使人人知有忠敬孝友,醇固而無澆薄之風”。因此,郝氏族譜的編寫,也基本是效法歐、蘇二氏。但這種效法,不是簡單模仿,而是有所選擇、有所變通的,因為兩者之間,本來就存在者取長補短的關係。直至清代、民國。郝氏修譜或譜體採蘇式,或參用歐、蘇兩式,集歐、蘇兩氏之長。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2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3)譜牒基本體例

家譜的格式中就有基本體例而言,一部完整的家譜要包括:譜名、譜序、凡例、譜論、圖像、恩榮錄、源流考、祖規家法、世系、五服圖、祠堂、墳塋、年譜、吉凶禮、仕宦記、字輩譜、編後篇、領譜字號等多項內容。
譜名:是指家譜的名稱,多稱家譜、宗譜、族譜、家乘、家牒、統譜、房譜、支譜、郡譜、韻譜、總譜等。爲了表明家族家族來源和纂修時間,有時還在家譜名稱前加以表明,如;掖邑北陵郝氏族譜、掖縣柳行村郝氏統譜、棲霞縣郝氏曬書堂支譜、招遠縣張星郝氏宗譜、南院莊郝氏家譜等等都是如此。
譜序:就是一個家譜的序言,一般放在家譜的首位,少則三、兩篇,多則十餘篇,內容包括修譜緣由、修譜目的、修譜經過、修譜人員構成,家族歷史淵源,遷徙經過,郡望歷代修譜情況,及譜學理論等。作序者出自鴻儒名宿之手,或由修譜的家族所聘請的名人,其質量大多很高。如明皇朝時人郝錦甫、郝從德,趙胤昌、畢拱辰,清皇朝時人王烈、郝吉午、郝士忠、郝松齡、郝學隆,棲霞縣人郝聯蓀、郝聯薇,蓬萊縣人郝毓慶、郝毓蘭,招遠人郝蕓亭、李卓吾、郝瑞辰等都曾為郝姓家譜作序。
凡例:一般是闡明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
譜論:則是收錄古人關於家譜修撰的意義和作用的言論。
圖像:是繪製的祖宗畫像。
恩榮錄:主要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府贈送的能夠光耀家族門面的敕書、誥命、賜字、匾額、禦制謚文、碑文等。
族規家法:是對宗族祠堂建築歷史、創制、方位等一系列有關內容的介紹性文字。
五服圖:是以圖表的形式表明本宗族的血緣親疏關係。
先世考:則是對家族血統源流的考證。
世系:則以世代的形式表現承傳關係。世系遵循略古詳今的原則,標明自己的世系所出和自古以來的承傳關係,同時記載者從一世祖到修譜日期止的家族所有成員的姓名字號、生卒年月、壽夭、科第、職官、塟地、妻室、子女等,使一族人的源流關係、血緣親疏、繁衍情況、婚喪嫁娶一目了然,這是世系內容的重要程度,自然而然地成為家譜的核心內容。
墳塋、年譜:如族人對祖宗墳塋等重要嵗時瞻仰、保護、愛惜、嚴禁變買祖先墳地、山村,對活在世上的宗族長輩,也要嵗時節序薦明德以達馨香,即以尊敬長輩、和睦族人,處處體現者尊祖敬宗的基本思想。
至於吉凶禮、仕宦記、字輩譜等都與各自相關的內容。
這是郝姓家譜體現是多種文體的結合體,不僅有誌、傳、史、表,而且還有圖、書、題、考等,通過這些形式,共同表現敦睦親族、承先啟後等基本宗旨。

        樸實的紀實散文文體——譜序

在篇什繁多的古代散文中,讀到過許多序文,或詩序、或文序、或圖序等,但卻很少讀到過譜序,這是因為族譜的不公開刊行於世,以及它極度的保密性所造成。
但是,它畢竟屬於散文範疇的另一樣式,從郝姓族譜的幾篇序文中,可以對它的藝術特徵作出評斷。所以譜序是一種樸實的紀實散文文體。
族譜本身就是一種紀實文體,它的內容要求絕對的真實,儘管不可避免出現一些疏漏之處,來不及得半點虛誇和矯飾,家族的發源、遷徙、生息、繁衍,此中涉及的人物、年代、地名、歷史事件,都具有一定的紀實性,這些又反映過來確定了譜序的敘述和論證必須與族譜的內容相吻合,文字也就呈現一種樸實無華的形態。如:明皇朝人郝錦甫、郝從德等所作的譜序,對古郝邑國的盛衰和安州安陸、舂陵、棗強郝氏的源流,均有所考證,自山東諸郝氏,皆原本安陸,從族望也一句,道出了山東郝氏的遷徙所自。
族譜記載的是一個家族的發源、遷徙、生息和繁衍的一個悠長的時空範疇,充滿了一種蒼涼而雄勁的歷史感。因此,譜序的作者必須站在歷史的高處,超越於所囿的時空之外,用博大的胸襟、闊遠的目光以及精深的學問素養,去俯瞰家族的生命史,并用極具概括力的文字對這部生命史作出簡約的勾勒,體現出一種大手筆的韵致。
此外,之所以修撰族譜,是爲了理清這個家族的淵源關係,爲了正長幼,明尊卑的人倫之本,以加強家族的認同意識,維護家族的安定團結,進而造益於社會。譜序往往言簡意賅地對這些屬於儒家的正統思想進行歌贊和闡發。但也有例外,如:清末民初時人郝學隆先生所序《郝氏通譜》和郝觀政所序《玉、真二公民國庚辰族譜序》一文中的最後一節,闡述了家、國與世界的關係,倒是獨具新意,故敬宗收族,實乃世界和平之起點。
譜序的作者,大多為當時的名人,或以官顯,或以文重。他們自身所具有的權威性,才能使這個家族添其光輝,如:明皇朝的郝錦甫、郝從德,清皇朝的王烈、郝吉午、郝聯薇、郝學隆,還有一類作者,既官顯文重,同時又是該族的子孫,如:清皇朝的郝聯蓀、郝觀政等。
原文作者郝松齡、郝延奎、郝元烈等      校讎整理作者郝維明

        (4)修譜的主體思想

郝氏修譜是基於‘敬宗收族’的觀念與目的,以加強家族團結,鞏固家族制度。
柳行村譜學者大先生郝延奎的《敬宗收族導語》一文中,摘引郝學隆的《郝氏通譜序》中云:“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為數千人,數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為身,則當以祖宗之心為心。一族之內,俊秀者尊之,象賢者也;孝子悌弟義士節婦則欽崇之,立身行道,貽先人以令名者也;有位者慶之,大吾門閭者也;富者衛之,能克家者也;貧者、弱者、孤者、獨者、鰥者、寡者、疾厄者、患難者,相與救助之,賑恤之,吾祖若宗所不認視者也;不肖者教戒之,懼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宗友賴以遞續者也”。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2: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長期的宗法社會里,許多仁人志士和有作為者都注意把“敬宗收族”的觀念推衍成為“忠君愛國”的思想。在國家民族事業受到空前危難的時刻,更把家族觀念擴展為民族精神和愛國思想,移孝作忠,毀家抒難,舍‘小我’為‘大我’,為國家民族貢獻自己的一切。掖縣北陵郝氏第十九世郝鳴吉,在抗日戰爭中為平里店民眾抗日自衛軍事參議,於茲倭奴入寇,兵氣囂然,猶謀纂明世次,敬宗收族,以率偱祖宗遺訓,昭示族人,收抗日自衛之功,以慰國人。民國時掖縣《郝氏通譜》纂成,總纂郝學隆在序言中特別希望族中諸父老昆弟,各本敬宗收族之旨,益堅團結,共體時艱,以發揚民族精神,奠國家於磐石之安。郝孝隆對於‘敬宗收族’與‘世界大同’的關係有自己的明確見解:方今時局劇變,國人對於家族觀念逐漸沖淡,且國際往來愈頻繁,視野愈廣大,天下一家,期諸實現,向之所以愛一家一族者,今兼以愛異族異人。民胞物與,四海之內皆兄弟,其理想因時代而進步,固未可以厚非。惟是天下之平,基於國治,一國之治,基於家齊;而國為家之積,雖世界縱躋於大同,而家未必即廢,故敬宗敦族,實乃世界和平之起點,未可以侈言天下一家,世界大同,而漠然忽視宗族也。他鑒於掖縣郝氏伯全公後裔有毅力、有熱忱、團結之力最強,因此希望伯全公後裔諸君子擴此特殊精神而及於全族、全社會,則有裨益於民族國家之建設與隆昌,又何可限量!

      (5)修譜是家族中名人的義務

既然族譜家乘在團結族人,保家衛國方面有如此重要的任務。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3: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許多家族成員尤其是一些有地位,有聲望的成員和熱心分子,把修譜當作自己生活的重要內容和不可推卸的義務,朝夕不遑,熙攘其間,樂此而不疲。有些譜學者,都親自主持或參加纂修宗譜的活動,如清末譜學理論家、濟南府歷城縣儒學教諭郝士忠,民國初時歸里後親自纂修郝氏族譜,在抗戰前間的一九四〇年,郝學隆與郝延奎都主修山東掖縣《郝氏通譜》。
舊時修譜,有一種陋習,即爲了在社會交往中抬高本族的聲望和地位,往往攀援貴胄,附會名賢,生拉硬扯地硬把某某歷史名人說成是本族之祖,有的出於勢利觀點,富而遠者親之,貧而近者疏之。但郝氏修譜時,應堅決反對這種棄親近疏的觀點,溯家法者,重本支也。若泛以某處富貴者為榮,某處貧賤者為辱,棄親近疏,必遺幽明之憤恨矣,茍僅以攀援附會,固不能嚴宗派,別親疏,抑且厚誣先人耳。因此纂修族譜,宗支分明,派次聯屬,疏也,不以富貴而收之;親也,不以貧賤而遺之。在用修譜加強族人團結,進行社會交往中,能堅持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值得稱許的。
郝氏修譜是基於敬宗收族。族譜的內容、體例雖在門類設置上,但是一般包含譜序、凡例、譜論、源流考、世系圖、字輩譜、仕宦記等多項名目,將有關內容分門別類加以記述。在修譜時應嚴謹務實的態度,遵循詳近略遠,傳信不傳疑和寧缺勿濫的修譜原則,如:《北陵郝氏族譜·跋》中就明確提出,該族譜奉行‘行吾所明,不行吾疑’的原則,以世系清晰的祖先為始祖,尊情況不明的始遷祖為‘遷祖’,絕不妄添亂續,附會牽聯。又如:益都縣《郝氏續修族譜》在修譜【凡例】中規定:“郝氏之出,其來也遠,上世無考,不敢妄擬,今即可見之世,即為始祖伯全公是也,據實直書,不敢誣先世,欺後人云”。概而言之,其修譜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倡導‘尊尊親親’之道,具有包括敬祖先、序親疏、明宗法,敦人倫、睦宗族等功能。即譜牒的作用是:明世次,別親疏,一家一姓血統源流的可靠藍本。

        (6)修譜的內涵和外延

任何家族的譜牒,都有它固有的共性。每修一次譜,都有一種緬懷先祖列宗的深刻內涵,對家族生命史作一種全面的肯定和階段性的總結,舉凡子孫的繁盛,顯赫人物的表彰,家族成員的生與死的記錄,都無不載入這部史冊。郝姓族譜亦然。
郝姓家族也和其他家族一樣,非常正視血緣的純正性,決不容許有絲毫雜質的摻入。是爲了先祖血本所含基因準確無誤的遺傳,還是出於一種倫常觀念的考慮,我們不得而知,也許二者兼而有之。在《修譜凡例》中:杜異姓;撫收子及隨妻帶來子不書,婚後所生之子,遲速不符常者,均不書。註;孕期與產期不符合常例的。謹收族的條例中又說:族內人眾丁繁,枝分葉散,子孫有遠遷外貿幕逰久出未還者,知其所在,書徙往某處,不知者書遠出,若母嫁而隨,書隨母寓某處,譜仍記名,冀來歸也。對於“繼”和“祧”,也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絲毫不許紊亂。
儘管郝姓族譜明確反對‘棄親近疏’的勢利觀念,但畢竟難逃時代的局限,明長幼,正尊卑,總是族譜中不可少的內容,尤其對於女性,明顯地表現出‘男尊女卑’的傾向。如:女已嫁曰‘適’,女人必以一人為正,若女出而適者,止書前婿,妻經改適,不書。相反,對於那些孝子、忠臣、貞女,則要據實備載。
個體生命的兩極為生與死,生死為人生的大事,亦為家族的大事,所以在譜中皆須詳細記載。
族譜是神聖的,也是神秘的。各房各支領譜後,均要妥善保存,一般秘不示人,更不能出賣。每年大祭時,都要將譜帶到祠堂查核,如保管不善,將受到訓飭,擅自出賣的將被視為不肖子孫而逐出宗族。有的宗族爲了妥善保存族譜,特別配制一種譜箱,用來收藏族譜。如掖縣郝氏民國二十八年修譜時,特制四個族箱,每個需用法幣九元五角,除徵收丁費和領譜費外,還另徵‘譜箱谷’一種,共修譜八通,每通精制木箱裝置之,以歸劃一而免散失也,并諄諄告誡族人,族譜系一家之言,自倡修至成卷,固非易事,宜珍而藏之,毋使損毀或對族譜的保存和保密,郝姓家族爲什麽如此慎重其事呢?
首先是爲了對本族源流的演繹的珍視,一旦失去族譜,當然不止一本,即失去了自己的根,也就成了無根之木了,這在當時是一件非常恥辱的事。同時,也是爲了防止別姓冒祖歸宗,因為有了族譜,他就可以在下一次修譜時,將自己位列其中。所以,爲了本族香火的純正傳遞,關於族譜的保存和保密,不能不再三警戒子孫。

附:    名譜掠影

郝氏族譜其優劣與粗糙及史料價值又很不一樣。太原之後,郝氏京兆、安陸兩大宗。大體而言,屬京兆族的陝川地區郝氏族譜比較精良,其太原以來的世系也較真實可信;而安陸族的蘇皖魯豫地區郝氏族譜與陝川地區相比,則顯得粗糙,其先代世系,於宋代即已互相矛盾,隋唐以前更多錯亂。兩湖地區郝氏多興起於‘山西填湖廣’之時,宗族歷史較短,族譜精者不多,其山西以上世系往往錯亂不確。西南云桂川黔地區開化更遲,郝氏族譜又遠遜於陝川湖地區之譜。
這裡介紹幾部有較大價值的郝姓族譜,以饗讀者。
《安陸郝氏宗譜》十五冊,光緒四年湖北安陸縣第八次重修,這是研究唐朝武則天以後郝處俊的家族的珍貴史料,該譜修撰極精,卷首有南朝時郝迴的序,又載有自戰國末年先秦相上卿郝晏以後歷代郝氏名人畫像計六十幅。族譜體例、寓紀事於【編年】、以【世表】為倫次,編年、世表之外,另立【列傳】一門,入傳者有六十一人之多。
《襄陽郝氏世譜》十八卷,主修郝貴安,主編郝大寧,清同治十一年湖北安州郝氏總祠【太原堂】第六次重修。該譜是研究唐高宗朝大臣郝處俊家族及其後裔的重要歷史資料。扉頁有北宋仁宗朝進士郝拯的【飲水思源】題詞,首一有“闔族須知,世次韻語、唐高宗禦賜譜贊、唐高宗封處俊為護國公侯詔、安州郝氏總祠牌坊、郝處俊公像贊、郝子康像贊、郝迴像贊,重修處俊公墓碑,第八屆修譜人名錄,乾隆世譜例言、新譜序、舊譜序、郝氏源流考、聖諭十六條、族規、家訓、祠規、藝文、列傳、官職錄、壽考錄、誥封錄、編後語、譜跋”等多項內容。卷四至十八為【郝氏以前源流考】、【郝姓世系提綱】、【安陸郝氏世系】等內容。
《掖縣郝氏通譜》共二十二卷。又分上下二部。上部譜為《四甲郝氏通譜》,下部譜為《七甲郝氏通譜》。
四甲譜內刊:敘、例言、總目、跋、慶源圖、給譜錄、世表(流寓表)、世編(流寓編)、兆域誌、祭田誌、遺跡誌、秩祀誌、家廟誌、訓典誌、家禮誌、神廟誌、載籍誌、遺文誌、內女誌、出子傳、養子傳、昭仆傳。該譜主稿人清郝松齡、郝士忠等。
七甲譜內刊:新序、本目、奉先堂譜序、原序、吉午舊序、秘識稽疑、伯全公行錄、凡例、家訓、建祠勸捐及修譜董首領譜字號、通祠眾字派、建墳祠序、墳祠圖、郝氏家林墳圖、三夫人墳圖、大宗祠圖、陳設圖及祠紀、源流垂絲圖、源流紀姓序、源流紀圖、源流跋、新跋。該譜主稿人民國郝學隆、郝省山、郝有序等。
現存郝氏族譜中,今已無此二部通譜,因為在破四舊和文化大革命時期,曾中斷修譜,使眾多譜牒遭焚毀,所以不知凡幾時。
十九世傳人   郝鴻治  執筆

       (四)家規、家范、家訓

郝姓家族歷來把育德放在家教的首位,這既能保證家族的整體素質,使之興旺發達,又可以向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以“治國齊家平天下”為已任。因此,郝姓家族往往把【家規】、【家范】、【家訓】之類文字,或載入族譜,或懸於祠堂內,或單行成書。既與其它家族的此類文字有很相似的地方,同時,又具有自身不同的社會文化特色。
耕讀傳家,忠厚質直,可以說是郝氏門風主要特徵,由此而產生許多優秀人物。
唐高宗時郝處俊,官至吏部侍郎,世稱‘宰相襟期,引義傳經’。北宋景祐初年的郝拯,官至章陵軍政事,蔚有時風;南宋末元初時,郝伯全有人激賞通的質直,便不喊通的名字,而直呼通為“老師郝”。還有明代時人郝有才,被喻為郝有才是正經老師。新中國初時郝元烈,有人評價:郝元烈先生是個老師人才,而又有原則性。

        (1)以祖宗之心為心的大則

水有源,樹有根,宗族的本源在祖先,因此敬奉祖先。義不容辭。家訓曰: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木有根,無根則朽。如水有源,無源不久。尊祖之道,舊章恪守。
如何敬祖?一是修譜,二是興祠建墓,三是收族。
一是修譜。修譜的目的在“敬宗收族”,所謂敬宗就是敬祖。郝延奎先生的【敬宗收族導語】中說:在族譜中一般都要追溯宗族的源流,紹述祖先的嘉言懿行,繪載祖塋地址及界圍,還載有宗約、祠規等,以存一家之故,備後世子孫省覽藉以推其敬宗之念,而抒其愛國之懷,其有關於世教也大矣。在族譜中要讚美祖先,既要虔誠熱情,又要實事求是,秉筆直書。所謂“有美不揚,是沒祖也;無美而稱,是誣祖也;實事求是,不忘祖也;壽諸梨棗,垂久遠也”。反對在譜中攀援附會,因為攀援的結果,收不到嚴宗派、別親疏的結果,是對祖先的一種厚誣。
二是興祠建墓。祠堂和墳墓是祖先靈魂和軀體的安息之所,重祠墓,為的是妥慰先靈,抒發後代子孫報本追遠之思,因為“祖宗雖遠,其精神遞嬗於子姓,修祠以萃之,則其神有所依,而子孫之誠敬亦得以伸”。對祖先祠墓,要遵照有關禮儀,按時祭掃,加以維護,所謂家訓的條款“竪表立碑,修塋復土;祠堂享祀,趨蹌奔走。言念先人,光前裕後。”要力戒犯祖塋及略祭掃,堅決禁止侵漁,先人祠宇,墳墓理應按時修整。如有侵蝕公款,盜伐竹木、盜塟、牽騎、盜用祠器、盜拼公山、擅將公業買賣,擅加佃規,查出從嚴處治,創立祭業,原為後人享祀先祖之貲,賢能者宜捐貲培持,永垂弗替。倘遇不肖豪強侵蝕廢祀,雖必遭天譴,通族預宜同聲并叱,毋得附會徇隱。爲了保持祭掃之費的常豐不匱。除加強管理現有經費之外,還注意收集積累祭掃費用。如柳行郝氏就把售樹和蘆葦草的錢積累下來作為祭掃經費,為此還專門訂一公簿,一筆一筆註載明白。並且認為,夫積公費者猶之乎積善耳,勿以善小而不為也,積而累之,可以由小而至大,勿以數小而難恃也,積而聚之,可以由少而至多,以我祖好善之心而積善,則善無不臻;且以我祖積善之心以積費,則費亦無不豐。門祚垂慶,俎豆孔庶,皆可由此卜之矣。
三是收族。收族既是敬宗的表現,又是敬宗的目的。郝延奎先生的【敬宗收族導語】中又云:夫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為數千人,數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為身,則當以祖宗之心為心。因此尊祖就要睦族,對遠徙他鄉的同族子孫,也要加強聯繫,族毋論遠近,確係共祖所自出,或有別立籍於異省他州及同郡各鄉,須紀其所在,不可遺失,以傷本脈。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2)以孝為本的深層內藴

在古代的倫理觀念,以孝為本,孔子的《孝經》第一章就說:“夫孝,德之本也”。孝不但是謹身節用,以養父母,而且要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曾子的《禮記》注疏中對此予以闡發:“居處不莊,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蒞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戰陳無勇,非孝也”。也就是說,一切善的行為均由孝出發,於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是放在第一位的。
基於這一點,郝姓家族的【家規】、【家范】、【家訓】,無不體現“以孝為本”的深層內藴。如郝氏【家訓】說:“羊能跪乳,鳥能反哺。惟人最靈,誰無父母?生我劬勞,提擕捧撫。罔報恩深,捐軀難補。朝夕溫恭,殷勤寒暑。就養無方,承歡安慰。矧敢拂違,自罹罪罟”。至於八要聽及十要好這些俗謠中的首要內容,也是在家要聽父兄之言,敬奉堂上雙親老,孝順好。對族中的孝子賢孫,如同對忠義節烈者一樣予以表彰,并刻刊入譜,以勵將來。如果子女凌辱尊長,忤逆甚至毆打父母,則家法決不寬貸,入祠重責,嚴重者直至處以極刑。
既然孝,德之本也。如果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舉凡尊長幼、明尊卑,睦兄弟,和夫婦,親親族,友鄉鄰,興禮教,勤生業,謹租賦,慎交遊、解爭鬥等等,無不可以以孝為根本,予以倡導和約束。
例如:“親親族”和“友鄉黨”,就是以孝來統領的。前者,同祖同宗,骨肉相親,就是敬宗孝祖的一個具體表現,即以祖宗的仁義之心,處理好同族同宗內的人際關係,凡祖之所出,宗之所別,無所不同,其愛且敬焉。至於“友鄉黨”,則是出於強烈的地域觀念即鄉親觀念。而這種鄉土觀念又是國家、民族、家族觀念,尤其是在聚族而居的地區中的組成部份。因為愛敬父母,就應該愛敬父母的父母,直達列祖列宗,愛敬父母,就應該愛敬同出一根的昆仲;由此推之,就應該愛敬與家族成員有者各種聯繫的遠親、近鄰,以及各種人等組成的“鄉黨”群體。要“睦鄉鄰”必出以愛心,出以愛心方能忠厚謙和,故忍、讓為郝姓所恪守的家教。
對於按時完納賦稅這件大事,郝姓家族也是絲毫不肯馬虎的。曾子所說的“事君不忠、不孝也,”假如將君作一些廣義的理解,則可引申為對國家不盡心盡力,亦是一種不孝的行為。所以郝氏族譜《家規八則》說:錢漕為國家正供,每歲上下兩忙,務各及早完納,以免催科,毋得延閣逃漏。

          (3)郝氏家訓重耕讀二字

自古以來即以農業立國,又是很早就實行開科取士制度的國家。因此,通過勤耕以達到豐衣足食,通過苦讀來獲取富貴功名,既是人們兩大主要的謀生手段,也是家長對子弟進行生計教育的兩項主要內容。郝氏《家訓》中就諄諄教育子弟:
力耕種;艱難稼穡,無逸陳書。食為民天,敢不念諸?春田秋圃,莫令荒蕪。逰民失業,非曰良圖。深耕易耨,水旱無虞。毋失其時,倉廩不虛。仰事俯育,其樂如何?
勤誦讀;為學日益,不學無術。聖人論學,首重時習。春誦夏弦,苦心孤詣。嘉言善狀,典型在昔。玉不受琢,焉能成器?猛者祖鞭,出人頭地。道德文章,功建立業。
對於耕讀之重視,確實可以保證一個家族的興旺繁盛,郝氏家族更捨得在讀字上下工夫,歷朝歷代都注意興辦“義學”、“族校”,對子弟進行正規教育。清末至民國時期,由於近代國民教育的推行,宗族改辦族姓國民學校之風盛行,郝氏也不例外。如:掖縣臨郭區麻渠社柳行郝氏所辦族校,是郝氏奉先堂設立奉先完全小學,各支房設有初級小學,以祀產作校費,制定有獎勵辦法。民國三十二年四修族譜時專記其事云。
近代普及國民教育,凡祠廟會積產業提捐充作教育基金,雷厲風行,各族姓因此紛起組社小學,意在藉學保產,寓祀於教。我奉先堂祀產因亦全部捐歸奉先小學管理,并其春秋祭享,常年香煙及祠宇日後修整,均交由奉先小學校董會經辦,仍由族人監督,慎重其事云。
宗祠獎勵規則十條。茲不重錄,以所列科舉榜試早經廢止,惟其前綴語云,家廟舊有獎勵一項,所以鼓勵讀書子弟也,雖有志者未必需此,而前人之良法美意當恪遵之,且不獨示勸也。此與今日宗祠所設奉先完全小學及各支房所設初級小學,并科定子女升學谷,或自高小或自初中以上分別學籍給獎之用意如出一轍,況更有義務教育谷、女職谷等項供助於地方教育教費,其功用尤為宏遠。

        (4)重教興學,書香綿遠

郝氏奉先完全小學原名郝氏奉先兩等小學,創立於清光緒末年,設在平里店老母珠河的柳樹成蔭下的西岸南崖上,辦校者和教師大都是郝氏族姓中贊成社會改革的進步人士,風氣較為開放。所以掖縣第六區柳營鄉鄉長郝升堂籌資舉辦學校,特邀本族七甲族叔郝學隆先生為初小的匾額曰:“樂育為懷”。賈鄧鄉戰家村進步人士戰冠賢先生為高小的匾額曰:“嘉惠士林”。早期共產黨人郝鴻誥曾在這裡讀過六年書,成了他家第一個有學問的人,為他後來的事業打下了基礎。第六任校長郝蘭桂,字欣三,是位思想比較開明的新派人物。郝元烈,字光遠先生曾在這裡讀了三年書,學到了不少新知識。義學族校在培養族中子弟成才方面,起者重要的作用。
由於郝姓倡導“重教興讀”,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優秀的人物。柳行村郝氏民國初年四修族譜的【序】中說:“唐懿、、僖以來,賜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者十人有一,特科進士凡有七人,鄉試、漕舉、軍功、薦辟、錄廕諸科凡一百三十有五人,科第亦云盛也。而禮學則如安陸、舂陵、鍾祥、枝江、棗強,與夫犯顏直諫之處俊公,教明道學之明道,其嘉言懿行,燦然史冊,而可為淵源家法者,又豈少也哉!遂挫其勇往進取之志。本忠厚以植其基,廣教化以造其器,將見蓬勃鬱積之氣,藴於北陵,鐘毓吾族,則恢先緒,振家聲,以為門閥光者有屬也,能無拭目俟之?”
掖縣郝氏於元朝初時由直隸省(河北)棗強遷居於此,到清朝同治三年再修族譜時,已歷五百六十餘年,其族子姓繁衍,科甲連綿。如;明朝時人郝從德、郝浩元,清朝時人郝耀祖、郝繼周、郝如崑、郝吉午諸先生相繼成貢生、太學生、庠生等等,其他司鐸者不一而足,皆以文章,政事炳耀人間,從此繼繼承承,書香綿遠。清代康熙、乾隆年間,郝氏玉、迪、真三房其後裔最為繁衍,一時孝悌力田,詩書弦誦,家聲丕振,源遠流長。昔之振其聲於安陸者,今復恢其緒於棗強矣。

        (5)倡導文明進步的風尚

耕讀傳家,忠厚質直,是郝姓門風的主要特徵,他們素來倡導文明進步的風尚,竭力反對陋規惡習,故很為世人所重。
郝姓的各種家規、家范、家訓中對於良好的風氣,大聲疾呼,予以推崇。
提倡勤儉節約的條款,在家訓中時有論及。如:郝氏家訓中說:
尚勤儉;儉可助廉,勤能補拙。開財之源,非勤莫克。節財之流,惟儉是則。士農工商,各精其業。怠惰奢華,切宜刻責。休待老年,徒傷落魄。克勤克儉,是為美德。
棗強郝氏家訓,亦詞懇意切;守儉約:凡事儉約,最為可久。世俗過於奢侈,當慎除之。如衣,則布縷為重,少壯不得衣帛;飲食,必蔬食菜羹為常,無故不得飲酒食肉。至於冠婚賓嘉,肴饌亦須斟酌,豐約適宜,不近鄙吝為是。
提倡救恤孤寡殘疾,反對恃強凌弱。同情并救助孤寡殘疾等弱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他們的困難與不幸,作為同宗子孫更不應坐視,貪者、弱者、孤者、獨者、鰥者、寡者、疾厄者、患難者,相與救助之、賑恤之,吾祖吾宗所不忍視者也。凡鰥寡孤獨,大不幸之人,君子所以加意而憫也,吾族中如有是之人,必仁以撫之,禮以遇之,視其貧乏而周恤之。或彼有財產則勿侵,彼有斂積則勿擾。蓋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必須親屬為之頤養。若寡而無子,堅貞守節,尤當矜嘉,而為之續其後,以勸將來,分多潤寡,憫孤恤獨。而對於恃強凌弱,橫行霸道,則堅決反對,凡強塟、強占、強掘、強毀、強砍、強搶、強牽、壓糶、壓買,大千律紀;更有恃族聚居,仗婦悍潑,偶與別人參商,不顧道理,動輒統率拼鬧,袒庇扛幫,以及吵分公款,阻擾公事,均屬有犯律法。族內如有前此等不法情事,戶首、族正入祠理處,不服稟究。

        (6)反對陋規惡習

郝氏的各種家規、家范、家訓中讀旗幟鮮明地表示出“戒賭博”、“戒酗酒”、“戒淫惡”,對於好閑、遊蕩、不務正業以及包攬詞訟等一切不法事情皆聲色俱厲地予以排斥與禁絕。
中國從古以來就存在者溺殺嬰兒,尤其是溺殺女嬰的社會的現象,戰國時代就有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的記載,以後歷代史不絕書。到了清光緒年間還是溺女此風各省皆有,江西尤盛。但一些官員和百姓也反對這種陋俗,有些宗族祠堂也參加禁溺女嬰的活動,如郝氏家訓就有戒溺女的規定,男女雖別,性命一般,呱呱而泣,膽戰心寒。水中一拋,於心何安?乍離母腹,旋入鬼關。生死反掌,天理傷殘。故殺子孫,律法難寬。奉勸慈親,救命血盤。
郝姓的家訓內容,并不是完全一成不變的,他們每每能審度國情世態,訂立一些相應的條款,以應乎時代的潮流。
當清皇朝國力衰微,海關失控,帝國主義將大量的鴉片傾入中國,毒害人民大眾,造成了許多家破人亡的慘景,長此以往,自然會國將不國。郝姓家族深感鴉片的嚴重危害性,便設立“戒洋煙”的條款,予以抵制和禁絕。世人何蠢,誤嗜洋煙!槍炮齊整,名聲森嚴。男女混雜,晨昏倒顛。傾家蕩產,絕嗣戕年。全無利益,自取尤愆。墮其術者,猛者祖鞭!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2-10-17 20: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些文章,倍感骄傲。愿列祖列宗保佑你的后世儿孙更加振兴,为郝氏家族创造新的辉煌。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祠堂與祭祀禮俗

在昔日中國濃厚的宗族主義文化氣氛中,祠堂恰如一個宗族的聖殿。那裡是祖先神靈牌位的所在,每年數度的神秘莊嚴的祭祖場所,也是執行家法族規的威嚴肅穆之地,一切有關宗族的重大事務,多在此進行。郝姓的宗族祠宇眾多,其祠堂之禮就是中國祠堂文化的縮影。

        (1)祠堂的興修

中國各姓的家族祠堂興起於兩宋,昌盛於明清,到近代形成了“家必有祠”的文化現象。郝姓宗族祠堂的發展情況也大體與此同步。
郝氏族祠最早產生於何時?無從查考。據有關的家族社會與文化的文獻資料介紹,湖北的郝姓家族,早在唐五代時就曾興建過郝姓祠堂。
族譜記載,當北宋之世,安陸郝氏的傑出子孫進士郝拯就曾在家鄉湖北安陸建立郝氏大宗祠,號【慶源堂】,此安陸郝氏建祠之始。
南宋末年,湖北棗陽縣舂陵或章陵郝氏郝拯的第七代孫、文庠生郝伯全曾與兄、侄一起購買族叔郝赟的故居建立棗陽舂陵郝氏最早的族祠,名叫“奉先堂”,用來放置郝氏歷代祖先的神主牌位。為此,郝伯全還撰寫了一篇《族祠奉先堂記》,可惜這篇的文章在宋金之戰亂中遺佚失了。
明成化年間,河南南陽縣臥龍白河北岸郝氏建立其始祖東晉時大孝子郝舒之祠,作為臥龍郝氏的族祠堂,每年正月元日本族子孫按期舉行祭祀大禮,族人為彰其事,特請當地名儒作了一篇《故晉孝子郝府君祠堂記》,這是河南南陽縣郝姓修祠之始。
江蘇鹽城郝氏家族,清代前期尚未建祠堂,至清康熙年間始創修族祠,名叫【曬書堂】,初時祠堂尚簡陋不過數椽,後因族姓發達,子孫富裕,遂清乾隆大興土木,增修族祠,直至嘉慶時才完工,祠成之後,特邀山東維縣知縣鄭板橋撰寫了一篇《祠堂疏記》,詳載該族祠堂的源流。
另外迄今至民國,散佈四方的同族郝氏子孫,爲了加強族姓聯繫,團結本族同宗,共同敬祖收族,遂形成了一般修建跨地域的郝氏大宗祠或總祠的熱潮。如:湖北省各支郝氏便曾合建【湖北全省郝氏宗祠】,創修統一的通譜。安徽當滁縣的郝姓子孫或自省來,或由六安至、或自鎮江遷,要皆來源於太原,於是本親親之誼,全縣三十餘村的各地郝氏於康熙四十八年合建當滁郝氏大宗祠於縣城,接牌立主置產,歲時致祭至清末,共設三百九十塊祖先牌位,事詳【當滁郝氏大宗祠公簿】。
清同治十一年,湖北安陸郡安州郝氏合宗太原,在安陸城甘露之東,即唐朝郝處俊故宅,合建湖北全省郝氏總宗祠,設立各支郝氏的開基始祖神主,又統修《湖北郝氏世譜》,此舉之興,盛況空前。清乾隆四十六年,在冀州東宅城子山午向合建【冀州郝氏大宗祠】,奉東漢清河郡太守郝絜和唐代門下省諫議大夫郝強為大始祖,各縣祖宗概為房祖列祖配祭,共有神主一百七十餘尊,每年定期祭祀。
國外的郝氏宗親組織,實際就是國內的郝氏族祠家廟,如:新加坡的“郝氏太原總公所”,即於一九五六年在該公所中創設歷代郝氏祖宗神主一百六十座,定時合族祭祀。

        (2)郝姓家廟格局

中國傳統文化對祠堂的建制格局、祠宇祭產的管理、祭祀儀式程序等均有一整套的規則和禮制。
關於祠堂的建制有一定的格局及規模,傳統家禮甚至封建*政*府*的法律都有明文規定。如:清*政*府*即規定:三品以上高級官吏的宗祠大堂可五開間,臺階五級,東西兩廡各三間,兩重南門、圍以院墻,并開東西側門;四至七品中級官吏的家廟,則堂室三開間,臺階三級,東西兩廡各一間。八、九品小官的家廟,堂屋一開間,臺階一級,院子僅一道正門。一般祠堂之制三間,前為大門,中間正殿,後為後殿或寢室。如;《襄陽郝氏四修族譜》所記該族總祠堂規模佈局情況是:上建寢室,左右為副室。後為斎宿庖廚之所,為寶藏器皿之處。前構爪亭於屏墻邊,中楹廳堂,階序等第,揖讓藹然。由廳至前棟,廊檐峻偉,粉飾莊嚴。大門外兩旁,各周玲瓏木柵,立東西角門,中垣以墻,墻之下瓷石。後殿或曰寢室是平日擺放祖先神主之所在,正殿或曰廳堂是日常宗族議事之所。
祠堂中祖先神主牌位的放置,均有定式,一般中龕放始祖神主,兩邊左昭右穆,依次列。
如:祠設龕主圖
右穆龕;五派總主·七派總主·九派總主·十一派總主·十三派總主·十五派穆主入應置十三派龕內,十三派主應遷十一派龕內,以次遞遷而上,五派主則遷而藏之夾室是穆,常為穆。
中龕:一派總主·始祖主·三派總主。特主、特主。始祖以二派、三派祖配均百世不祧。始祖以下諸龕幾仕宦、誥封科第明經與布衣之有功德及節、孝婦另立特主,按派位置亦不祧。
左昭龕:四派總主、六派總主、八派總主、十派總主、十二派總主、十四派總主入應置十二派龕內,以次遞遷而上,四派總主則祧而藏之夾室是昭,常為昭。

關於祠堂的管理,郝族祠堂都有一套嚴密的法則,這就是【祠規】。各祠堂的【祠規】內容詳略不一,如襄陽郝氏四修譜所記載【祠規】多達二十七條;將祠堂事宜逐類分曉,而清同治十一年安州郝氏總祠制定的【祠規】只有十八條。這類祠規內容現在已經完全不適時宜,且當今各地祠堂多已毀除無存。祠規已無實用價值。這裡略而不述。
掖縣柳行郝氏祠堂於清末時期,由郝省山、郝有序、郝學隆等主修的新祠,結構為;祠凡兩楹,上楹為主堂,堂之內懸掛影牒,始祖居中,東以二世、四世祖配之即昭,西以三世、五世祖配之是穆。祭之日,請影牒、神主出於堂而餉祀焉,取太甲“奉先思孝”之義,額曰:奉先堂。摹宋時朱熹書法“忠孝廉節”四大字於堂內兩壁。下楹為一堂,族事於此論斷之,楷書《家訓》及《宗祠儀則》懸之,俾知父子兄弟夫婦之道,人品心術之要及祭祀之儀,坐作進退之節,左右廂房為與祭者斎宿之所。
祠堂一般都配有匾對。
舂陵【郝拯祠】,門聯為:引義傳經、儲書曬腹;中廳匾額為;善政風存。寢堂匾額為:四濟其美。亦有門聯為:一門忠孝、百世簪纓。
掖縣平里店郝氏宗祠及真公支祠匾對,如;寢堂匾額為:名萊世宅。亦有匾額為:萬古綱常。門聯為:安陸舊族、柳營名家。真公支祠寢堂匾額為:光昭令德。廳聯為:寢廟卜遷,茲瞰平里瀾回,派昂璽流愈遠;墓門欣在,邇望北陵紫氣,采聯平地煥重光。
正因為“立祠第一”所以奉先世神主,《朱子家禮》開宗明義第一章就是祠堂,所以郝姓家族子孫對於修祠是懷有一種類乎宗教的熱情。
清代譜牒理學家郝士忠致學官後,於光緒二十八年冬,十一月,糾合族眾建作郝氏宗祠,又餘侄輩郝有序、郝省山、郝學周等協謀創作宗祠,以祀始遷之祖,為會族之處也。
關於楹聯,每個族姓,都有屬於本宗宗族專用的楹聯。
郝姓的專用楹聯,有多種,是家用聯、祠堂用聯。家用楹聯多掛貼於家居正門兩側,或貼於堂屋祖先神位前,每逢家族婚喪嫁娶等大事,各家族都喜掛貼楹聯,家用楹聯多為歌頌本姓祖先功業,突出本姓的特點。因此是一個家族的標誌。郝姓最常見的家用楹聯有這麼兩幅,其一是:太原垂德源流遠,安陸遺芳世澤長。此楹聯即標明丹陽郝氏及其分支安州、襄州郝氏,均發源於太原,都是郝處俊公後裔諸支子孫之一。在原北直隸真定府棗強縣郝氏大宗祠【太原堂】前,書掛有一幅醒目對聯,其文是:世澤浚源長,孝友無雙,家聲遺韻遠,文章第一。聯中歌頌太原郝氏源遠流長和興旺繁榮,而突出郝廉,字子康開創的孝友家風和文章勳業,上述對聯所講內容,郝氏族人一看就明白。因此,凡門前掛有此類對聯者,主人一定是郝姓。如:祖德振千秋大業,宗功啟百代文明。橫批為:地可發祥。又一聯:敬恭明袖篤則其慶,昭穆列祖載錫之光。橫批為:慶盛多吉祥。再一聯:樹發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萬派。橫批為:土能生萬物。等等。
祠堂用楹聯是在各支郝氏宗族的祠堂門口、正殿兩側,都掛有對聯,這種郝氏祠聯、內容也多是追述祖先功德、溯其家族淵源。如:祠宇重新惟期光前裕後,規模由舊肅此春祀秋嘗。世篤忠貞,歷宋元明以際國朝,百代冠裳垂統緒,家傳孝友,合安京丹而聯豫皖,一堂俎豆薦馨香。念祖父勤勞,若作室若耕田燕子詒孫,總廑綢繆於風雨,維桑梓恭敬,如臨深如履薄服疇食德,敢志陟降在庭階。又聯云;文人慧業播湖川,看世譜留貽,八百載炳炳麟麟到今日,手澤摩挲,椒衍瓜綿,難忘舊德,烈祖洪圖開北國,喜家聲繼起,二十傳原原本本在後昆,心香禱祝,箕裘弓冶,永迪前光。等等。
各支郝氏便曾合建掖縣郝氏宗祠,名叫【奉先堂】,創修統一的通譜。民國十四年山東掖縣郝氏合宗棗強,在平里店老母珠河西岸柳樹成蔭下合建郝氏總宗祠,設立各支郝氏的開基始祖神主,又統修山東郝氏世譜。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