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5410|回复: 0

轮椅上的出版家:郝明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7 18: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明义.jpg
  台湾出版家郝明义一生都必须回答这个问题。有人这么评价他:“这是唯一一个坐在轮椅上,让我感到有雄性气概的人。”

  郝明义得坐一辈子轮椅,但他的思想想飞到宇宙深处。这就像他喜欢说的一句话一样:“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限制生命,还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的冲刺。”

  限制与飞翔,郝明义用它们奏出优美的交响曲。他为台湾引进了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掀起了蔡志忠、朱德庸、几米等漫画绘本的阅读热潮,成为了台湾出版业的旗帜人物。而内地读者通过他写作的《工作DNA》《越读者》《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等书,也越发了解了这个残缺身躯所迸发的强大力量。

  排斥出版三十年的工作狂

  郝明义是个出版家,更是个工作狂,至少说曾经是。比如,30岁那年,为了得到给一个有50年历史的杂志改版的机会,他在两个月时间内每天只睡两小时。但是,他并不是像许多成功人士那样,从职业生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相反,郝明义在这个问题上绕了好长一段弯路。“我跟蔡志忠正好反过来,他是不到14岁的时候就知道要做什么,我是到40岁才知道我要做的事。”

  的确,谁能想到,如今在华文出版界已经赫赫有名的郝明义,到那么晚才发现自己应该做出版。这似乎就像一句俗语所说,上错花轿嫁对郎。

  由于自小罹患小儿麻痹症,师长们就一直建议郝明义从事一些静态的职业,比如写作出版之类。可以说,在他几岁时就有人建议他往出版界发展。

  然而,年少叛逆的郝明义听不进去这些话,他曾把写作和出版从他人生的职业规划中一笔勾销。

  在台大上学时,郝明义读的是国际贸易。毕业后也想找相关工作,本来许多公司都很快同意他来面试,但在看到郝明义撑个拐杖后,就马上说不缺人。所以,大学毕业时为了找工作他伤透了脑筋。后来,他东拼西凑地找了点钱和关系,和另两个朋友开了一个贸易公司,做杂货出口。结果,这个公司三个月就倒闭了,欠了一屁股债后,郝明义感觉无路可走。这时,有人建议他留在韩国的侨校当个老师谋生。但是,郝明义依然倔强。为了断绝当老师的念头,郝明义直接把在韩国的居留权给抛弃、注销,又身无分文地回了台湾。

  人生有时会在某个点幽你一默。十几年前许多人就给郝明义说了出版这个“对象”,但他不乐意。没想到,郝明义最终还是阴错阳差地被逼着和出版“结婚”了。这一结,搞不好还就是一辈子。

  那是在郝明义落魄回到台湾后,朋友帮他找了一间屋子住,他每天就在屋子里看太阳从东边起,西边落,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时,女房东成了郝明义生命中的贵人。她在一家杂志社工作,有一天告诉郝明义,一个常去她杂志社串门儿的出版社老板在招翻译,问他要不要试试。郝明义就去试了,就当起了出版社的特约翻译,算是阴差阳错踏进出版业了。

  在出版界,郝明义勤勤恳恳地工作,用了不到十年就坐到了台湾时代出版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上。但就算这样,郝明义却一直还认为,这只是敬业罢了,出版绝不是他想终生从事的职业。

  转折点出现在郝明义近四十不惑之时。那是1995年11月,一个冬日早晨,他被冻醒,就从书架上抽了一本《韩非子集释》来看。当时他已做老总8年,自觉尚有管理心得,但看到那本书,顿时却觉得完全被打败。“这里面对人性的了解和管理的透彻,让你觉得望尘莫及。我就想,这么久远年代的人,写了一本书,偶然与另一个人邂逅,能产生如此大的共鸣!”郝明义突然领悟,出版是风华绝代的事情。有了出版,人才能超越时空交流,智慧才能传递。

  因此,在勉为其难地进入出版行业并工作了16年后,在从小排斥出版将近30年后,郝明义竟发现出版业在不断对他“微笑”。“这就像同床共枕多年之后,一转身,发现你是我一辈子找寻的人。”

  工作DNA可以改变

  就是郝明义这样一个对工作看法产生过巨大转变的人,写了一本名叫《工作DNA》的书,风靡两岸。出书时曾有朋友提醒他,DNA是很难改变的,所以这个书名取法有问题。但是郝明义相信:在我们的工作生涯里面,有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DNA,如果我们能坦然面对,并利用其中的机会与风险,那么工作DNA就是可以改变的,看我们怎么努力而已了。

  实际上,这本书在1999年就在台湾出版了,但郝明义并没想到过把它介绍到内地来。直到2006年,大陆学者刘苏里告诉他,内地如今谈赚钱、谈发财的书太多了,需要不一样的观念,所以应该介绍这本书过来。“现在内地许多人不是家庭第一、工作第一,而是赚钱第一。”刘苏里对郝明义说。

  后来,郝明义便在新浪网上开了名为“工作DNA”的博客,连载书中的内容,并加入了像2006年世界杯决赛齐达内顶人等新鲜事例进去。该博客引起了大陆网友的强烈反响。许多人问,为什么只谈工作,工作不就是挣钱吗?

  郝明义则认为,不谈挣钱是因为谈挣钱是比不完的,永远都有人比你更有钱。然而,如果回到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一天24小时生活的基本问题上,那么再有钱的人也有他的痛苦和不足,也有他调动不过来的烦恼,所以更重要的还是回头看看自己对生命的态度。

  而在郝明义看来,工作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位置相当重要。许多网友都对郝明义的一个对比印象很深――“就一个上班族而言,无论喜欢与否,我们对自己最亲密的人,以及对自己最感兴趣事物所付出的时间,不论在质或量上,都永远难以和工作相提并论。”他解释道,虽然你每天只是上八九个小时的班,但问题是中午的休息时间还是在公司,并且早上、晚上为了上班还会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因此一天24小时中大概最少也有12个小时为了工作这件事情。刨去睡觉,你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为了工作,而且是最精华的时间。

  所以,郝明义劝大家必须要换个角度,学会把人生中每天最重要的事情看清楚。“我们怎么看待工作,就是怎么看待生命,如何善用工作,也就是如何善用生命。这不会因为行业或职位的相异而有所不同。”郝明义觉得,他自己就是因工作而受益良多,因此才对工作有一分感激之情。“因为工作,我从无知转而大开眼界;因为工作,我从偏激转而温和;因为工作,我从毛躁转而学习沉着。也因为工作,我对生命的态度有了转变。”这是他在《工作DNA》前言里写的话。

  此话不假。当郝明义遇到生与死的考验时,选择继续工作让他受益良多。1989年,他在一个场合认识了一位长辈。长辈在匆匆说了几句话之后,就跟他说:“你应该去看看你的脊椎。”当时,郝明义并没觉得自己的脊椎有什么问题,觉得这个建议来得很突兀。不过,他还是去医院了,照了X光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郝明义知道了自己脊椎变形扭曲得极为厉害。医生说那是小儿麻痹的后遗症,但他已经30多岁了,不可能治疗,最多只能避免它进一步扭曲变形。于是,医生建议郝明义最好不要长期坐着,这样会给脊椎压迫,应该不时趴着休息一下,最好干脆辞掉当时的工作。

  这时,郝明义升任台湾时代出版公司总经理仅一年,可以说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医生的忠告让他感觉压力很大,要不要真的辞职回家休养一段时间?这简直让他不知所措,于是就买了一张机票,没告诉任何人,一个人去了夏威夷一个小岛,呆了一个星期。他反复思考,是为了多活一些时间,而回到家里做些静态的工作?还是要尽情继续现有的工作,最后脊椎随时可能突然承受不住压力而崩溃?

  思索一个星期之后,郝明义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他在《工作DNA》书中所说,“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设限生命,当然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的冲刺。”所以,有关脊椎的疾病,到他30多岁以前,从没有给他造成过什么痛苦和影响。突如其来地,他33岁那年发现了这件事,倒是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一个影响。还好,他现在55岁了,脊椎问题也没能击倒他。

  在《工作DNA》的后记里,郝明义还用自己和父亲的故事说明了他的工作观。他将这篇文章的标题定为:第一个将工作概念带进我生命的人。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一般都是紧张而微妙的。郝明义的父亲曾是韩国的富商,但因为生意上的失败,只剩下一份在釜山华侨协会收会费的工作,月薪甚至不如过去一顿应酬的消费。但是,郝明义的父亲依然每天西装笔挺、衬衫雪白地去上班,晚上会劈里啪啦地把算盘打个一通,然后高兴地喊一句:“嘿,一毛不差。”处在年少叛逆期的郝明义则抱怨父亲“没出息”。直到他自己也经历过工作上的打击后,才逐渐理解了父亲。他体会到父亲为什么从不肯再谈当年是怎么中的圈套,怎么垮的;体会到父亲为什么有本领白手起家,挣来巨富之后,最后屈尊为每家那一丁点的钱而奔波营生,甘之如饴;体会到父亲为什么从事一份很平常的工作,却每天都讲究西装笔挺,皮鞋雪亮,多年如一日。

  在此,郝明义用几句精炼的排比句亮出了他的工作观:一个工作者,不为自己的过失找任何借口与解释。一个工作者,为最低下的工作也付出自己最高的心力。一个工作者,不论进退,永远华丽地昂首前行。

  一天版的“微型人生”

  工作,并不只是带给郝明义激励和成就,还带给他悔恨和伤害。在他清晰明了的工作生活观诞生之前,他有着一个工作狂的背影。这个身影让他失去了很多,以致他在猛然醒悟后想迅速摆脱。

  32岁之前,郝明义在前后三家出版社及杂志社干过,一路从特约翻译做到编辑、编辑主任、主编、总编辑。为一个有五十年历史的杂志改版的机会,郝明义长达两个月时间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就是这时候的事。

  32岁时,他当上了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然后又发现了脊椎的问题。当年的时报出版公司是个规模很大、资源丰富的企业,台湾的出版业也正好位于要国际化的一个转型阶段,加上郝明义又正好把人生观定为全力冲刺的状态,因此有8年左右的时间他就是在横冲直撞。时报出版公司原先一年新书出版量是100种左右,而在郝明义任上,最多出到600种。

  当时的忙碌,结果就是郝明义夜夜很晚回家,于是闹了一个笑话。有次,郝明义白天在路上和妻子不期而遇,为她换了个发型大感惊讶。那是因为,每天郝明义回家时妻子和小孩都睡着了,早上他们出门了,郝明义却还没起床,所以他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妻子的发型变了。一个人忙到这种地步,是要付出代价的,郝明义的代价便是结束了第一次婚姻。

  40岁到50岁,郝明义经历了工作的第三个阶段,那时他离开时报,自己创立了大块文化。这十年很特别的是,他总是同时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公司或单位需要照顾。比如,1997年到1999年那三年,他就同时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和大块工作。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都是早上九点去商务上班。晚上六七点下班后,到大块去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幸好,这种的工作状况只持续了一年半。然后他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也有了第二次婚姻。郝明义不想重蹈覆辙,因此后来虽然也都很忙,但起码会维持两个原则:一,晚上不在外应酬;二,周末一定陪家人。这十年里,郝明义总结自己有一点和过去是不同的,那便是他学会了等待。“会等待了之后,不论在别人眼里你是如何忙碌,你自己是很清楚的。”到了50岁,郝明义则开始施行《工作DNA》里提到的“微型人生”观。所谓微型人生,实际上是相对常见的“线型人生”而言的。线型人生把人生按年龄画成一条横线,少年、青年、中年,各有各阶段的工作与生活目标,最后以退休及老年阶段的休闲作为整个人生的完成。郝明义认为,“线型人生”的规划看来很理性,但是有其不可预测之处。你要先打拼再照顾家庭,但是等你打拼好了,家人不在了,或不理你了呢?你要先赚足了钱再周游世界,但是赚钱伤了你的身体根本动弹不了呢?总之,人生无常。你可以有“线型人生”的规划,但是到了某个阶段,当时主客观条件是否真能配合得了你希望做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微型人生”则不然。人生的完成,不必以七八十年来进行。辛勤工作、陪伴家人、自我进修、休闲旅游、服务公众,这许多不同的生活面貌,可以用一年或是一季、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用一天时间的分配来完成。

  郝明义便是每天都在争取执行“微型人生”观。他每天早上约4点钟起床,到9点上班之前,这段时间就是他的童年及少年时期;早上时间,当作青年期,在公司内部多工作;下午时间,当作成年期,多些外部交际。下班后,则是老年期、退休期,就拿来陪家人。然后晚上10点钟左右入睡。

  郝明义在经历了工作带给自己种种激励和伤害后,终于醒悟:工作不要跟生活做什么切割,生活跟工作的事情,互相应该相通。

  成败,只是机遇。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经典

  在郝明义工作和生活之中,阅读是一个关键词。他不仅是位阅读达人,也是个指导大众阅读的达人。

  他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阅读已经融入生活,大家在计算机上、手机上都在阅读。如今阅读不只是给你知识、给你娱乐,而且成为了你的生活方式。而在过去,文字印刷出版的书籍,与生活是各自独立的,碰到书的时候,你才阅读,与知识发生关系。所以,如今阅读和出版的混乱局面,也是时代的必然。

  在这大众阅读时代的迷雾中,郝明义抛出了“头脑饮食论”,给出了“越读者”的概念。郝明义把阅读比作头脑饮食,其中有寻求人生诸多现实问题解决之道的“主食阅读”,有提升素养、丰富思想的“美食阅读”,有查证语词、典故,辅助阅读的“蔬果阅读”,以及娱乐、消遣的“甜食阅读”。他提醒读者,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各类饮食都要兼顾,不要偏食一类,阅读也是如此。阅读者需要成为“越读者”,要练习扩展。首先,喜欢读的,原来爱读的或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面必须要读的,要向前一步,找一些稍微难度大一点的东西给自己做一个挑战。第二,往旁一步,永远不要只死守着一个方向在读,什么事情延伸一下。比如,一个读医科的人也可以对人类学感兴趣。除向前一步、往旁一步外,第三就要维持随便乱走几步,总是有机会到书店随便去浏览。最后,还要在网络和书当中跨步,在网络跟书之间搭建一个桥梁。

  除了这四步之外,郝明义在阅读量方面也有一个建议,就是每天应该让阅读的时间维持在30分钟,周末时则要3个小时。郝明义用看电影来做了比喻。一场电影差不多1个半到2个小时,加上前面排队的时间再加上看完电影吃点东西的时间,大约3个小时。一个周末应该让自己像去看场电影一样读3个小时书。此外,阅读量也就和运动一样,30分钟的运动每天足以让我们活络筋骨,运动真正的体会则必须到大量流汗、心跳加速。所以,阅读需要3个小时的集中,这样才会使整个心智运动达到扩张的程度。

  那么,有了阅读步骤和阅读量的控制后,一个读者透过阅读到底能得到什么呢?郝明义认为,书最能满足我们的就是――令读者真正找到一个跟作者对话的机会。在对话中发现自己的人生是可以不受限制,从而为自己打开另一扇窗。“在阅读上,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那本书。”从那本书中你会明白,你不只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只是被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中学生,不只是被家庭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困住的家庭主妇。你的人生有了新的期待和可能,等待着你去实现。

  郝明义喜欢用甘地的例子来讲一本书的作用。甘地在自传里透露,自己是一个除了在学校读书之外,读书并不多的人。他人生最重要的一本书是19世纪英国的艺术家、思想家约翰・罗斯金的《给未来者的预言》。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甘地在南非旅行,当他要上车时,一朋友匆匆送给他这本书,他就在路途中阅读,待他读完,踏上月台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从此不一样了。事实上,他后来的不抵抗主义和人道主义,都是因为获得这本书的启发而打开的。“他碰到这样一本书,产生了后来的甘地,我们在阅读上也应该找到那样一本书,让人生有了新的想头和期待。”郝明义如此理解。

  对郝明义而言,那本书便是《金刚经》,从1989年第一次读《金刚经》开始,郝明义从中领悟到自身性格的不足,从而为自己的事业套上了“宁缓不急”、“宁小不大”的约束。他觉得,人生的某次重大改变不见得只发生在书上,也可能是某次旅行,或者是一场恋爱。很多因素都可能让你的人生忽然间产生奇妙的变化,开始质变。但是这些因素造成的变化太随机了,太不容易掌握了,另外代价太大,比如刻骨铭心的失恋打击,是否承受得了还不晓得。但是,读书在这么多因素中相对而言是机遇最大的,只要能维持阅读习惯,越来越知道怎么读书之后,就可以付出最小代价而让人生改变,不用那么痛苦,那么漫长。

  从这点出发,郝明义又指出阅读是“阅历+读书”,包括了旅行,包括了跟某人的谈话,包括了恋爱,包括了各种东西。阅读狭义的定义是阅读一本书,广义的定义应该是阅读整个世界,并不限于文字这个载体。他认为,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是用图像来传递知识的,在没有书之前肯定是用口述的方式传达知识。到了近代教育跟考试制度下才变成只认书本。所以,文字一统阅读天下的局面注定是要被打破的,网络提醒我们松动一下,让各种媒介都有各自的表达机会。

  对于目前的数字化阅读,郝明义觉得它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真正的数字化阅读有赖于文字、线条、动漫、影片等多媒体元素的交融与再生。”超越性的阅读尚在远处,“越读者”还需更多。他指出,在不同的时代,不管媒体之间具有多大的差别,人的基本价值与基本知识架构,还是可以分享,可以延续的。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尽管下一代人所拥有的生活是完全不可预期的,但仍然有许多人类智慧的价值,是可以长期延续下去的,就如同DNA一样。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