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8762|回复: 3

CCTV主持人主任编辑 郝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0 17: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蕴

郝蕴

郝蕴,1970年生于山西太原,曾就读于太原三中,199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曾在山西长城广播从事八年记者兼主持人工作。1999年,她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专修电视传媒,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成为了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曾执导央视精品纪录片《紫禁城》。郝蕴现在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暨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主任编辑,并主持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话说《新闻简报》”栏目。2007年起,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筹拍纪录片《决战太原》,她是《决战太原》的导演兼制片人,此片在2009年荣获第27届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郝蕴: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

  大型文献影片《决战太原》,从筹划到首映用了将近两年。这期间,导演兼制片人郝蕴看着周围的同仁拍完一个又一个片子,这使得一直专注于《决战太原》的她,总会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直到即将大功告成,在北京看完最后一遍拷贝时,摄影罗琳跟她说,你回过头去想,你会觉得挺了不起的。她说,错了,我感觉像是在看别人的片子—— 那最后一刻,猛然从亢奋回归宁静,年轻的女导演累得“蔫了”。
  4月10日,《决战太原》在太原工人文化宫首映,好评不断,反响强烈。4月12日至13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郝蕴,听她讲述《决战太原》台前幕后的故事。

  放在“历史大背景”下拍摄

  如果要提问这部影片的特点的话,郝蕴最先的回答大约会是:“我们是把解放太原战役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来拍的,比如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在片中都有呈现。”
  这在她口中,也被概括成“关联”二字,比如当年太原战役的停战,是因为平津战役的需要;而战役中的三个主角,阎锡山,徐向前,薄一波又同为滹沱河边的老乡,各自相距不过十几里……
  对于这些史实,郝蕴现在可以脱口而出,然后侃侃而谈。不过在拍摄之前,她与大多数太原人一样,对自己所生长的这座城市的解放过程并没有太多概念。
  于是从2007年7月申报立项到2008年1月批准立项期间,郝蕴就开始搜集资料,她记得当时读的第一本书是《全国解放战争史》,之后便是《毛泽东军事选集》、不同版本的《徐向前传》、不同版本的《阎锡山传》、不同版本的《薄一波传》、各种相关学术论文……在她搬家时,这些书装满了一个编织袋。
  大量的阅读使她对宏观的全国大背景有了掌握,同时还了解到很多过去不为所知的史实,比如在读过《毛泽东军事选集》后发现,毛泽东当时曾一天两封电报对太原前线催战,要求10天之内拿下太原城,然而事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本希望10天解决的战役后来足足打了半年之久。“主席一开始迫切的心情,是因为太原的阎锡山连同北京的傅作义,威胁到了已经进驻西柏坡的中央的安全,而后来他的心情逐渐平复,一方面是因为全国战势逐渐稳定,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攻打太原确实非常艰难。”这些在片中都被反映了出来。
  在反复推敲后,影片在一开始即对“历史大背景”做了这样的交代:决定中国两种命运的大决战,自1946年6月爆发到1947年6月,国民党军队丧失战略主动权,解放军从战略防御逐步转入战略进攻。
  同时,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之下,影片也开始关照在大决战中个体的选择,关照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郝蕴说,她们是想呈现出一种人性在战争中或执著、或艰难、或无奈的选择,体现人的矛盾复杂性。比如徐向前、薄一波选择加入共产党,而阎锡山则选择誓死抵抗反共;黄樵松选择起义,而戴炳南则选择告密,如此种种。

  影片的“新发现”

  要说纯粹意义上有新发现,那显然不是纪录片导演的职责,毕竟不是学者。按郝蕴的话说,把前人研究取得的成果通过影片融合在一起,更广泛地讲出来,让更多人了解,那么这就算是纪录片的“新发现”。
  庙碉的影像便是一个。庙碉是阎锡山在牛驼寨上的指挥碉,它的墙壁厚度超过一米,榴弹炮打上去只能留下一个白点。在对庙碉的第一次进攻中,解放军就伤亡700多人。到第17天,独七旅先后9次爆破5次攻击,耗用了1000余公斤炸药之后,终于将庙碉炸开一道缺口,震昏碉内守军,最终夺取牛驼寨。
  对于庙碉的记载,见于文章中,但却从没有见过影像。郝蕴问了很多人,但都不知道具体在哪里。“于是我和摄影师、灯光师三个人,在牛驼寨满山上找庙碉,当时7月中旬,天气30多度,只要有人烟的地方我们都去找,后来找到一个砖厂,有很多的狗在那看门,一见我们狂吠,然后里面出来一个人,我们一问,他说知道啊,然后就远远地指给我们,等我们找到后,发现庙碉真叫个壮观啊!这个画面应该算是我们的独家发现了。”
  在拍摄庙碉时还出了个小岔头,“拍摄时机器突然坏掉了,然而正是因为坏掉,所以拍摄的镜头也就突然间一白,这样放到片中却恰到好处,因为我们要反映庙碉炸的场面,而这恰是特技做不出来的。”
  郝蕴说,在影片中对一处史实进行了更正,就是当时说太原解放时阎锡山手下有500人自杀殉城了,即“五百完人”,后来还在台湾的一些课本中出现,但经过考证,当时确认自杀身份的人是46人,我们把这段史实放到片中,也是为了让两岸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还有比如说戴炳南,解放后他够巧妙了,选择了诈死,不过最终还是被公安部门抓捕,这是很多人不了解的。再包括赵宗复,大家都知道他是当时太原城内的一名地下党员,后来被捕。但关在哪里,后来怎么样了,这是我们采访他的妻子讲出来的。”
  另外就是一些保存至今的、当年由战地记者拍摄的黑白镜头。
  在拍摄之前,郝蕴等人跑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那里看了一个星期与解放战争有关的片子,从早看到晚,最后择出7个小时的素材,这可是需要花钱买的。期间,让郝蕴兴奋的是,新影厂保留下了大约30分钟有关太原解放的影像,这与全国其他同等城市相比,已经非常多了。“我想这可能跟太原解放艰难有关,毕竟打了半年多,影像也就留下比较多。而且听说这30分钟的素材,过去只被用过两三分钟的镜头,所以说大部分影像应该是第一次公布的。”

  难忘“最困难的事儿”

  兴奋归兴奋,面对这些珍贵的画面素材,郝蕴她们必须一一甄别,以确保文献影片的真实性。“比如我们片子里用到了曾泽生的画面,但他并不是很著名,我们谁也不认识,于是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甄别到底画面中谁是曾泽生,这就有难度了。一般我们是对着台本,就是片子本身带的一个脚本,然后我们看它对应于片子的第几分钟,对号入座。”
  纪录片是需要把文字记载统统落实到画面上的,比如讲庙碉,就需要它的画面。而寻找60年前的画面,实属不易。郝蕴说,要表现当时战争的惨烈,至少需要战斗双方的镜头,但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解放军攻城的镜头,而没有城内阎锡山部队的镜头,所以片子在表现战斗惨烈方面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而一切没有画面的东西,就得删掉,这对人来说是一次痛苦的抉择。    还有就是对生者的寻访,比如当年阎锡山部投诚的那些人,仍健在的到底在哪里。剧组通过相关部门找到了4位,但年龄都太大了,基本都说不清话了。
  而让郝蕴印象更加深刻的,恰恰是片中对几个当事人的采访过程—— “我原来拍电视剧,用的带子是60分钟,200块钱,还可以反复用,而这次拍电影,用的是胶片,4分钟一盒,2000块钱,这还不算洗印,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就做了非常细致的预采工作,已经知道了他们要说什么,比如老人家们预采时说了ABCD几个内容,正式开拍时我们告诉他,您说B就可以了,但人毕竟老了么,他的思路就必须从A开始,要从头说,然后刚说到4、5分钟的时候,这边胶片用完了,要换胶片,那么等10分钟换完胶片,老人家的思路就又回到A了……”
  受不了这样的高成本,吸取“教训”的郝蕴等到第二次回太原补拍时,采访部分换成了高清拍摄,然后回去剪辑后进行磁转胶的技术处理,但这个时候又出现了新问题:这次采访的两个人讲得很精彩,用了都是56秒的时间,但回来突然发现磁转胶的成本是一秒钟300块钱……然后剧组所有人都在感慨:电影真是在玩钱啊……

  大胆用人并与大腕们协作

  毛泽东当年说,山西的事要靠山西人解决,用了徐向前,获得了战役胜利。60年后,郝蕴也一门心思认为,拍太原解放的影片,剧本也要靠太原人来写,同样获得了成功。
  剧本作者叫张珉,他并非专家学者,只不过是税务部门的一名干部,业余喜爱研究与写作。郝蕴说,当时见了至少有3个撰稿,但张珉打动自己的,是他的剧本侧重于故事。果不其然,张珉写完第一稿后,就已经给这部影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郝蕴认为影片要突出故事性,于是就大胆找来故事片剪辑师周颖,虽然周颖在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多部电影中任过剪辑师,但这在开始时依然遇到了异议,其实就连周颖本人也不同意,因为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剪辑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经过她的游说,周颖还是应下了这门差事,再然后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剪辑出来的效果令众人满意。
  音乐作者是蜚声国内的刘铁铸,刘老师刚刚生完一场大病,未痊愈就被郝蕴请出山,还被“折腾”得够呛。郝蕴的要求是:徐向前、阎锡山、薄一波三人在出场时,要有不同的音乐,同时还要有所关联。刘铁铸按照她的要求作曲,一遍、两遍、三遍……后来对郝蕴说,我作不了了,你出场音乐全部要求不同,这是歌剧的要求啊……等到音乐最终确定,请亚洲爱乐乐团演奏时,大提琴手很激动,演奏完后说,不行,再来一遍,“人完全都沉浸其中了。”
  “你看我们这团队里,摄影大腕,灯光大腕、录音大腕,人人都大腕,就我最普通,第一次拍电影么,但我是导演和制片人,所以凡事需要我来拍板,这就意味着我要和这么多大腕协作。比如有一次因为一个镜头,我和剪辑师坚持了四次,我先提出来,她觉得没必要,我考虑后再提出来,她觉得没必要,一直到最后,我认为一定有必要,最后出现在了影片中。我觉得真正的大腕是固执的,他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但同时也是可以沟通的,我们这个团队就是这样,不断思考争论,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出来的作品也让人满意。”
  当然,郝蕴承认自己很大胆,那就是她把一部纪录片拍了足足90分钟。要知道《探索发现》不过也才40分钟。她说,“40分钟基本是看纪录片的极限了,那天观众能90分钟看下来,并且觉得还可以,已经是对片子最大的肯定了。”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1-5-19 21: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QQ108900260希望看见联系一下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1-6-8 11: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我女友的半个同行,我是理科生里面艺术细胞最多的,嘿嘿!支持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2-2-10 1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我和你是校友,而且应该是你比我低一届,我也是三中的,我也姓郝,高102班的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