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郝天祖

[山东省] 中国十次移民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7:4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一、前言;山东地区是中国历代以来一个人口稠密及经济发达之区;明洪武初期的移民主要目的为安抚元末群雄的降兵降民;二、东昌府的山西人;洪武初年北方边境俘获的将士和降民大都被迁往政治要;三、兖州府:西部重建东部补充;(一)、兖州西部;兖州西部在元末可说是受黄河水患最严重的地区,使得;(二)、兖州东区;兖州东部来自外地或山西的移民只是零星的,不足
-
洪武移民山东知多少


一、前言

山东地区是中国历代以来一个人口稠密及经济发达之区,纵然经历元末明初的战乱,洪武年间山东的人口密度,约为河北及河南两省的1.5倍。此地区应为人口迁出区,不过,洪武年间山东却是明太祖移民政策的接纳区,无论是军籍移民或民籍移民。山东的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稀的格局,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成为洪武时期山东主要的移民迁入区,造成山东西部人口稀少的原因,不外乎此地区为元末明军北伐之战区,就是归咎於元末发生的天灾。不过,明初亦有几处收获较丰的地区,永乐十年(西元1412)江西与山西分别进嘉禾,代表这两地区年熟之象,故明初迁民,山西籍移出最多。

明洪武初期的移民主要目的为安抚元末群雄的降兵降民、蒙古官兵与塞外边民,迨至洪武后期则是希望尽快恢复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繁荣,以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两种移民政策虽都有移民迁入山东,然而,洪武后期才是山东地区出现大规模移民的时期,因为就《明太祖实录》的记载,山东真正规模性的移民似乎是洪武二十一年(1388)后才展开。明代经过洪武时期的移民垦荒政策,土地生产力恢复,加以政治升平,纵使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亦延续太祖的移徙政策,致使全国各地人口急速的攀升。不过,就山东全省而论,从洪武二十四年至嘉靖五年(1391-1526),山东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仅3.1‰。洪武二十四年至万历十八年这两百年间(1391-1590),明朝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在6‰以上,山东这样的人口增长率与其相比显然偏低。山东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主要是明代中期登、莱两州人口减少所造成,此二府人口减少主要是居民跨海迁入辽东半岛,由此可见,山东在接受移民迁入的同时亦有人口向外迁出。

二、东昌府的山西人

洪武初年北方边境俘获的将士和降民大都被迁往政治要地,东昌府则是山东例外地区之一,这说明东昌府的空旷与萧条。位於山东西部的东昌府不仅接受邻近省份的移民也同时接纳来自山东东部青、莱及登州的移民。东昌府的移民中除了山东境内的人口流动有明确的数量记载外,对於山西人的移入记载往往依附在河北及河南的记载中,以致无法得到正确的数据。洪武年间东昌府接受移民的时间,从地方志的乡土资料是延续不断的,如果使用「以县为单位平均分配」的方法加以揣测统计可得知从洪武二十二年到二十八年(1389-1395),东昌府接受了6686户山东东部的移民,剩余22376户为山西移民,约合111880人。以《民国.茌平县志》记载为例,移民的原籍方面,山西移民与山东东三府移民之比为20:7;再者,洪武年间,土著9里,占总屯、里数的25%,即代表土著人口占总人口的25%,而土著村庄仅占自然村总数的5.8%,造**口数与自然村比例差异如此大的原因可能是:1、村庄大小不同;2、洪武二十四年(1391)的户口中已包含一批较早迁入的移民;3、有一些移民未被洪武二十四年的户口所包括。由土著里(社)与移民屯数量推测,洪武年间东昌共有40170户,约合200850人,接受移民总数约29840户,合147400人,约占总人口的73.4%;土著约10690户,合53450人,约总人口的26.6%,可见东昌府是一个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区。

三、兖州府:西部重建东部补充

(一)、兖州西部

兖州西部在元末可说是受黄河水患最严重的地区,使得兖州西部的大片区域人烟稀疏,造就了洪武期间的移民条件。兖州最北部的平阳县处於东昌、兖州和济南三府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与茌平县邻接,该县洪武年间的移民也是以山西人为主,东三府移民次之,两县属於同一移民类型。西兖州北部的自然村情况亦与东昌府南部相似,土著村庄折算成标准村占总村庄的40%。兖州西区的南部诸县与北方大体相同,该地区现今的望族皆是洪武年间山西的移民充当,反映出移民规模的巨大及土著严重的流失。洪武年间兖州西区总人口约78万,移民约占60%,大概有46.8万,其中1.2万是军籍移民,显然此区属於重建式的移民区。

(二)、兖州东区

兖州东部来自外地或山西的移民只是零星的,不足与西区相提并论。滕县是兖州山西移民的聚居区,以滕县官桥镇为例,洪武移民仅占总人口的13%,故迁入兖东地区的移民人数并不多。因此,兖州府东区在洪武年间是一个人口补充式的移民区,与兖州西区有很大的差别。 兖州府明代初年接纳了约57万左右的移民,大抵上是移入兖州西部,其中80%-90%来自山西,应有50万,军籍移民合计为1.5万。

四、青州府:人口的对流

(一)、青州南区

此地区洪武年间的人口迁入,莒县是一特别的区域。元末至正十七年(1357)的大疫,导致洪武年间莒州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约为总人口的35%,创造了外地移民迁入的条件。青州南部其它县,沂源、沂水、沂南及蒙阴四县与莒县的移民情况有三个不同处:一是土著人口比莒县大许多;二是江苏海州的移民数量少莒县很多,主要来自山西;三是出现来自河北枣强的新移民群体。计青州南部的移民人口约20万,海州籍约6万,山西籍约9万,枣强籍约为2万。

(二)、青州北区

由青州府北部的移民原籍,显示出此地区的移民主体不再来自山西,而是来自其邻近的河北。以临淄为例,土著占总人口的82%,枣强移民占15%,山西移民仅占1%,毫无疑问,河北枣强移民已成青州北部移民的主体。枣强只是作为北方一个移民的集散地,应包括真定府及其附近的地区的移民,因为真定府乃是河北地区人口密度最密集之区,也是人口外流的中心之一,洪武年间真定府人口大量迁往凤阳和山东。甚至有山西移民由枣强出发的纪录,如从地理上分析,山西娘子关→真定→枣强→山东是山西移民进入山东最便捷的通道,故山西移民於枣强稍作整顿再赴山东亦在情理之中。

青州府的移民运动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青州府不仅接受人口的迁入,同时亦有人口的移出,特别是竟从相对人口稀疏的河北真定府向人口较密集的青州府流动。

五、胶东半岛上的军人世界

胶东半岛上的莱州与登州情况颇为相似,号称地狭人稠,然而此区所接受的移民倒不少,却以军户为主。从户口数上分析,这两府每县的人口众多,与青州府属县不相上下。然而,在民国及今天的氏族或自然村统计中,土著的比例却非常低,仅占总人口的60%左右,反映出胶东半岛仍接受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入,其中最大宗还是来自山西洪洞县,河北枣强移民也占了相当大的份量。土著数量的比例不大,最可能的原因应与土著人口的外迁有关,如上文所提东三府的人口迁往山东西部外,应有为数不小的数量迁向辽东半岛,无论从土地资源或行政区划上来分析,这两府的居民在人口压力下,很可能迁往辽东这个人口极少的农垦区求生存及发展,这样的移民即是所谓在生存型的移民潮中主动的求发展。莱、登两府在洪武末年共有9卫3所,约53760名将士,合计军籍人口有16万人,扣除由当地人充任者,军籍移民约有13万,与山东其它地区相较,明显高出许多。

莱州崂山县移民普遍有所谓来自云南乌撒卫与登州莱阳、招远二县称来自建昌卫(今四川西昌)者,崂山县地方志中所列各种族谱应可证明云南乌撒卫就是指今日位於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由云南与四川迁入山东不太可能是民籍移民,尤其是胶东人口明显高过这两个地区,故最大的可能即是军卫的调动,乌撒卫与建昌卫就是证明。

六、济南移民:洪洞人 和枣强人

在官修史书中,济南府是作为一个移民输出区,不过,在地方志和其它民间文献里,洪武时期济南府也是一个重要的移民接纳区。济南北部地区经过「靖难之役」后人口损失甚钜,这地区已看不见洪武移民的后裔,充斥期间的是永乐移民的后代。这种情况的产生,应为明成祖对洪武移民活动的延续及补充所造成。

(一)、济南北区

先看德州,其地处济南府西北端,大运河之滨,历来就是交通要道及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德州志》中有记载:「自洪武迁民开垦」一句,可以看出德州亦被洪武移民范围所囊括,德州府的土著和移民(不计军籍移民),由其居住的里数计算,土著占总人口的64.3%,移民占35.7%;从自然村统计则土著为66%,移民为35%,两者大致上是吻合的,而移民的主体是来自山西。除了一般性的迁民开垦外,还有军屯。洪武九年(1376)明*政*府*於德州设卫,在德州境内设42屯,这42屯士兵及其家属达到4620户,13860人,为土著与移民人口的3倍。故洪武时期德州的移民主要是军籍移民,他们有效的开垦了德州荒芜的土地。

从齐河县自然村的统计中揭示出该县土著仅为总人口的40%左右,也就是说民籍与军籍的移民约占60%。所以齐河县确实存在大量的洪武移民,《民国.齐河县志》卷3〈疆域〉指出:「屯所系前明洪武间设,俱在古伦、节妇等乡。」《齐河县.乡土志》也有记载:「境内卫户颇多」,显然在洪武时期曾於齐河县境设立许多军屯。从军屯数93屯大概可估算出军籍移民约3万,在不考虑民籍移民下,而洪武年间移民占总人口60%的假设成立,那麼该县人口就有5万。若再加上民籍移民则超过5万,这与当时济南府的大县莱羌5万人口相较之下,齐河县的民籍人口显然不多,因此设立大量的军卫屯田,以求土地的开垦和经济的发展。 济南府北区的东部诸县,移民情况类似齐河县,滨州、蒲台、阳信、沾化等县,土著人口所占比例不高,与兖州西部的水平相当,此地区也是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区,移民大多来自河北。

(二)、济南南区

肥城县与兖州府相邻,其人口的迁入与兖州颇多类似,由自然村统计得到其土著村庄占总数的68%,刚好介於兖州府的东部与西部之间,与济南府北区有很大的差别。淄川一带土著人口高达81%,与青州的临淄相当,是济南府中最多的。

概言之,济南府的移民可作如下表述:

一、黄河以北地区,除滨县外,多数县份的洪武移民在数量上不敌永乐移民,这是「靖难之役」后重新组织此区域移民的结果。滨县与黄河以南的各县由於未受「靖难之役」的影响,也就不需要永乐移民的补充,故济南府黄河南北两岸的移民呈现不同的类型。

二、就移民的原籍而论,主要来自山西与河北枣强,其中以山西移民分布最广。枣强籍移民大都迁入济南府东北部及东部一带。

三、尽管齐河县和滨县的移民比例高於30%,滨县以北若干县可能超过40%,但考虑到淄川一带移民比例不足30%,大致上济南府移民比例约30%。

洪武年间济南府的民籍人口总数约为136.5万,其中30%为移民约41万。山西移民占总数的60%约24.5万;枣强30%约12.3万。

七、结语

洪武时期山东地区的移民,是整个华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移民的组成来看,

移民的来源不再是南方人口;移民的形式则呈现多样,有行政、军事迁民与自发性移民之分。就山东全省而论,洪武年间移民占其总人口的35%左右,其中还包括一部份省内不分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从这一角度说,山东的移民是人口补充型。分区而言,则东昌府及兖州西部属於人口重建式移民区。造成山东省境内人口流动如此的差异,乃因元末战乱毛贵占山东,他经营屯田,立三百六十七屯於莱州,使得山东东部受到战乱破坏较少,这就是山东人口比山西、河北、河南多的原因。可是西部的东昌府,由於处在交通要道上,所受战乱破坏较大,荒闲之地较多,於是东昌府成为山西主要的移入区。然而,山东东部人口密集程度高过邻近地区,它同时亦接受外来的移民,山东东部地区就成了此时期移民由人口密集趋向人口稀疏区移动的反例。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7: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武年间山东地区接受的184万民籍移民中,来自山西的移民人口最多,达到121万,占移民总数的66%;次则为来自河北的移民,达35万余,占移民总数的19%。河北移民大抵上自称来自河北枣强县,不过大多数应该来自真定府,当然也包括枣强县,也可能有来自山西的移民混杂其中。迁自山西与河北枣强的移民构成了山东地区移民的主体。

洪武时期的移徙政策,大致上来说是成功的,特别是在开垦荒地以复兴战火摧残地区经济方面,成效最为卓越。例如:洪武后期从山西迁往山东东部、河北南部及河南北部附近的东昌、大名、彰德等七府约6万户迁民,开垦了二万六千多顷土地,不过三年工夫,岁收三百余万石榖、一千二百万斤棉花,另外又种了一万二千多顷的麦苗,又过了三年榖类更增产至五百五十六万石。在人口成长方面,从明初至正德年间是不断增长的,以后则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於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出现大量流民,使户口数字无法进行有效的统计。明初的强制迁徙政策虽造成迁民的不便与痛苦,但就整个大局而言,移徙政策对明初*政*府*统治权的巩固产生了相当的作用。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7: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山东移民


“小云南”移民问题考实;一些山东人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明史?兵志二》上说:;以掖县为中心的四川移民在明朝山东移民中,人们关注;有些四川移民村落具体到四川某地,如莱州三元镇古台;大迁徙的意义;明代人口的大迁徙所造成的山东村落重构,有着重要的;
-
“小云南”移民问题考实

一些山东人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在他们当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东一带发生特大水灾。这场洪水究竟有多大?两目山是个见证。两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这山原叫“两没山”,在那场洪水中,该山一天被淹没了两次,故名。滔滔洪水过后,满目荒凉,官府从云南强徙大批百姓来开荒。他们被反绑着双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3年,才来到山东。他们及其后裔走路喜欢背抄手,便是双手被反绑了3年,日久成习惯。自称是云南人后裔的,大都分布在胶莱河以东。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等文献中,我们检索出101个村落,55姓来自云南,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青岛为最;在青岛一带,则以即墨为最。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问他们体貌上有什么特征,也云:“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问他们何时迁来,亦称明初。问他们来自什么地方,同样说是“大槐树村”。于是,有人说此“云南”非那个因在云岭(一称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云南,而是“小云南”:云中或云州以南。他们说,云中、云州之南,当地人必定也称“云南”。云中,秦朝始置,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云州,北魏始设,州治今山西祁县西;唐代云州,州治今山西大同,后来改称“云中”;元代的云州,州治今河北赤城北。秦代的“云中之南”,地不在山西;元朝的“云州之南”,跑到了河北。北魏、唐朝的“云州之南”、“云中之南”,从地理上说虽在山西,但并非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主要的迁出地是泽州、潞州,为什么不称“泽南”、“潞南”?“小云南说”是难以成立的。或云“云南”乃“豫南”、“汝南”之讹,这一批人来自河南南部。或云“小云南”即今云南省祥云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祥云县设云南县。1914年,因云南县与云南省名相重,改云南县为祥云县,民间俗称祥云县为“小云南”。此外,某些地方有“小云南”之称,如山东省济南

市历城区柳埠镇跑马岭,这些地方被称为“小云南”,是因为当地的自然风光有如云南。但是,云南移民并非来自这些“小云南”。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的迁出地。如青岛即墨金口镇南阡村万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镇段村刘姓,白庙乡院上村孙姓,店集镇垒里村邢姓,旺疃村迟姓,皆来自乌沙卫;青岛即墨营上镇辛戈庄村张姓,潍坊坊子坊城街道办事处前宁家沟村刘姓、埠头镇张家柳沟村张姓,皆来自乌撒卫;青岛即墨河北镇(即墨无河北镇亦无x北镇)杨头村高姓来自无沙卫;东营牛庄镇解家来自乌河卫。《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14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乌沙卫”、“乌河卫”乃乌撒卫之误。平度市万家镇大万家万姓来自镇康县南关万家沟。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明朝为镇康州。烟台牟平王格庄镇王格庄王姓来自大理府鸡头村枣林底,明朝大理府府治太和县(今大理)。另外,还有毕阳县、顶针县、凤仪县,于史无考。

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明史?兵志二》上说:“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来自乌撒卫的移民应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如前所述,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尤以青岛即墨为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雄崖守御千户所、浮山前守御前户所。此外,明朝在胶东半岛设立的卫还有: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设立的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的守御千户所还有:夏河寨前所、海阳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这些卫所皆在今青岛、烟台、威海一带。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整、换防。云南移民来自乌撒卫者,即为卫所之间官兵的调防。即墨辛戈庄村《张氏族谱》,记载其祖先张徽自乌撒卫调任鳌山卫,其弟张清自乌撒卫调任浮山前所,遂定居于辛戈庄村;即墨营上镇蓝家庄村《蓝氏族谱志》,记载其祖先也为云南移民,也是以军职调任鳌山卫的。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一部分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迁来的。如青岛城阳河套镇孙哥庄孙量孝来自跤趾国嘎嘎县。在青岛浮山山坡上,有一处叫做“荒草庵”的废墟,那残破的老屋和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明朝初年,官府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捆绑一批人来山东。且说这队人中,有王斗、徐静和兰小三3户人家。这3人从小一块长大,一路他们互相照应,一个锅里摸勺子,一个草铺上睡觉。他们旱路走完走水路,忍饥挨饿受煎熬,一直走了一年8个月,才从云南来到浮山前。下了船后,押送的官兵放了心,发了3个月的口粮,还有一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自己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王斗、徐静、兰小三带着家人踏上海滩,一直朝着云遮雾罩的浮山走去。当他们来到牛山坡时,西边的日头(即太阳)已经落山,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也走不动了,就在这荒草坡上砍倒几棵小树,搭了3个荒草棚子,住了下来。过了些日子,他们觉得这儿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气候不冷不热,土地也肥沃,就砍了些树枝,搭了一座草棚,取名“荒草庵”,住了下来。从此以后,他们就在这浮山坡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儿孙们长大之后,到

山下安家落户,而王斗、徐静、兰小三眷恋着山坡上的“荒草庵”,不肯下山,直到他们相继去世。“荒草庵”没人住,日久失修。儿孙们凑了些钱,在原址上盖了座大瓦房,奉为祖祠,香火不断。渐渐地,云南交趾国来的人都把这座神堂当成了他们的“同乡庙”。交趾,也作“交趾”,古时泛指五岭以南,从汉代起,越南北部和东部滨海一带也被纳入。越南独立建国后,交趾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明初,越南权臣黎季犛夺取了陈氏王朝的江山,应陈朝遗臣请求,明成祖朱棣命将军张铺、沐英统兵讨伐黎季犛。擒获黎季犛后,朱棣下诏,改越南为交趾布政使。此举遭到了越南人的反对。20年后,即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长孙、宣宗朱瞻基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承认越南独立。在这风云变幻的20余年间,大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从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陈复宗的越南籍小吏给朱瞻基的奏折中可知,交趾布政使撤销后,一批越南籍的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翻检那些魂系云南老的家谱、族谱,发现他们的世系传承了20—22代,若按一代间距25年计,他们涉足山东的时间与宣家安置越籍官吏的时间大致吻合。


以掖县为中心的四川移民 在明朝山东移民中,人们关注的是洪洞大槐树移民、枣强移民和云南移民,还有一种移民被忽视,这就是四川移民。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中,我们检索出49姓、66个四川移民村落。

有些四川移民村落具体到四川某地,如莱州三元镇古台口张姓、土山镇东登村董姓、平度田庄镇西张戈庄张姓来自成都,莱州路旺镇匡郑徐家孙姓来自成都府铁锥臼徐家,招远蚕庄镇前孙家孙姓来自华阳县铁臼孙家,招远张星镇杜家杜氏来自华阳县,海阳发城镇发城牟氏来自雅安县,海阳泉水头乡泉水头初鹏飞来自陴县,荣城港西镇北港西张氏来自舒永厂永宁县八甲村。在66个四川移民村落中,莱州独占49个。可以说,莱州是四川移民的核心地区。莱州,明为掖县,也是明朝莱州府所在地,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浮山前所、夏河寨前所,皆在莱州府境内;莱州府附近还有莱州卫、王徐寨前所。以莱州为中心的四川移民可能主要是卫所官兵及其家属。


大迁徙的意义

明代人口的大迁徙所造成的山东村落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东昌府的洪洞移民数量,洪武二十八年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说东昌、大名、广平三府移民58124户。其中东昌占多大比例,没有明文。若按三府平均计算,东昌府为19375户。而从今菏泽一带的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情况看,菏泽一带的洪洞移民不比东昌府少。且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东昌、兖州两地洪洞移民约38750户,按每户5人计算,计193750人。菏泽的枣强移民数量,今已难考,从今枣强移民村落分布情况看,比东昌、兖州都少。云南移民和四川移民数量,史无明文,但规模肯定比洪洞移民小。此外,明代还有其他地区的移民进入山东,如河南、安徽、江苏,特别是江苏海州移民山东日照、胶南的较多。若把枣强移民、云南移民、四川移民以及其

他省的移民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明朝山东外省移民总计约58125户,290625人。第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入山东的移民主要是垦荒屯田,这对于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明太祖实录》有明确的记载。如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礼报告: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移民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所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二千一百八十余顷。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言东昌等三府屯田迁民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四户,租三百二十二万五千九百八十余五,绵(同棉)花二百四十八万斤。”第三,促进了民俗的重组。人是民俗事象的“综合载体”,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民俗圈,往往被当地的民俗所同化,这便是所谓的“入乡随俗”。但是,当大批的成群结队的男女不断拥入,当地民俗就很难把他们一口吃掉。进入山东的外省移民一般都相对集中地分布在某一地区,如洪洞移民主要分布在东昌府、兖州府西部,枣强移民主要分布在济南府、青州府北部,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掖县。在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区,当地原住民的民俗不可能完全同化他们,移民民俗与当地原住民的民俗在融合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民俗。如今莱州民俗就明显与周边地区不同,原因就在于莱州是明朝四川移民的中心。再如即墨是云南移民村落比较集中的地区,即墨一带的民俗带有云南移民的烙印。流行于今山东聊城、菏泽的“梆子戏”,也叫“泽州调”,是洪洞移民带入山东的。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7: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胶南移民考;胶南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发生在明初;一秦代以前的移民;胶南,古属莒国;从地理位置上琅琊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越国相距;琅琊与越国的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夏朝早期,琅琊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公元前490~前4;琅琊与越国的第二次移民活
-

--------------------------------------------------------------------------------

胶南移民考

胶南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近2000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胶南先后有多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分别发生在春秋、秦代和明代初期。

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发生在明初。胶南现有村庄半数以上建于明代,现在的胶南人大部分是明代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多数来自山西洪洞、江苏海州、云南,也有少数来自安徽、四川、河南、陕西、蒙古等地。


一 秦代以前的移民


胶南,古属莒国。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齐、吴、越、楚、齐等国,春秋时期齐所置琅琊邑成为“齐东境上邑”,在琅琊台西北5公里处形成了琅琊城,唐武德三年之前,一直有琅琊县等建置。

从地理位置上琅琊与太湖流域、钱塘江两岸的越国相距遥远,但是通过琅琊与越国之间的三次移民活动,使胶南与吴越之地血脉相连,关系非同寻常。胶南和越国之间有3次大的移民活动,第一次是夏朝早期,琅琊人迁到越国。第二次是在越国灭吴国后,勾践徙都琅琊,约有数万人跟随到了胶南。第三次是在越国退出琅琊迁入吴(今苏州)时,越王后裔以及大量军队、百姓随之南返。

琅琊与越国的第一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夏朝早期,琅琊一带有大量人口向南迁移。这一次迁移的时间早,难以找到确凿的数据,但可从《史记》、

《吴越春秋》等书的记载和绍兴的怪山找到此次迁徙的蛛丝马迹。在越国都城会稽(今绍兴市)有飞来山、又名怪山,旧时山上有东武亭、怪山书屋、小琅琊等景点,多部古籍记载了此山从琅琊飞来的传说。山是不会飞的,但传说的背后隐藏了越国人先祖从琅琊地区迁至越国的史实。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少康子无余始受封为越的先祖。无余与后杼为兄弟,杼破寒国(今潍坊市寒亭区)成为夏第七个帝王。今山东地区为少康活动的区域,越与山东有很密切的关系。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公元前490~前489年,范蠡受命在今绍兴筑建越国都城,“城既成,而怪山自生者,琅琊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故名怪山。”这里称越都中的怪山一夕自琅琊飞来,不能仅仅认为是范蠡“应天”筑城之瑞象。明张岱《越山五佚记》说是“琅琊之民相随居此,故有是号。前所言一夕飞来,不其荒唐甚乎。余观古逸书,干宝所著山亡,谓夏桀无道,东武山一夕亡去,堕于会稽山阴之西门外,此语似非无据”。“怪山由琅琊飞来,正可反映越之先祖有一部分(即夏人)由山东南徙的若干史影”。

琅琊与越国的第二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468年。这之前,齐国士强君弱,诸侯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士大夫田常割琅琊等地为自己封地,引发国内动荡。吴国乘机发兵占领了琅琊等地。后来,勾践灭吴并徙都琅琊,名义上是为齐收复失地,实际上是为了长期称霸中原。勾践把都城从会稽迁至琅琊,是回归越人故地。《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

注》等古籍多有记载。越人素善航海,“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成为强国的越就迁都而论,军民人员之众、军辎之多、货财之博、舟楫之盛等可以想象。此次迁都规模相当庞大,跟随而至的人员也相当多,动用了“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据有关专家推算,当时越国的人口总数约为30万。而在迁都过程中,句践带走了他的大部分军队和大量部族居民,以至于原越国都城会稽一带的人口也骤然减少,可以推测此时由越迁移到琅琊的人员之多。勾践还欲从海上迁其父冢于琅琊,以示永久驻霸中原之意。

勾践徙都琅琊,跟随而至的军队和他们的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应在数万以上。来到琅琊,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从越国来的人中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越国都城——琅琊城附近。越王勾践成为春秋的最后一个霸主,胶南此时成为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之一。越迁都到琅琊后,带来的大量移民和军队就安排在琅琊城附近,越人又以此为中心延伸到山东附近较大区域。一生沉浮起落的勾践,深知创业的不易和带领越人跨江涉淮,徙都琅琊后守业的艰难,在他临终之时,对太子与夷说:“吾自禹之后,承元常之德,神祗之福,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跨江涉淮,从晋、齐之地,功德巍巍,自致于斯,其可不诚乎?夫霸者,之后难以久立,其慎之哉。”《吴(越春秋》)

在琅琊镇甸王家村西北二华里的高坡台地上,有七座大土丘,相传为越王冢(一说为汉王墓)。墓址原来甚大,后范围变小,现存的较大墓地周长六、七十米,高四、五米,十分雄伟。现在大多数古墓已被平毁,

只有三座古墓较为完整,但有盗挖痕迹。《诸城县志》云:“(琅琊)城西北于家老岭多古墓,相传为越王冢。”

在越国徙都琅琊的过程中,客观上带来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他们到了胶南后,在这里居住、生活、繁衍后代,带来了越国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耕种方法、工艺技术等。胶南市博物馆所藏青铜兵器,剑刃多作两度弧曲,形制与越王剑相同,青铜矛骹部末端呈双叉形,是越式兵器。在夏河城及附近地区发现了具有越国特色的若干表饰方格纹、席纹的印纹硬陶片和青铜剑、戈、镞、矛等,附近还有传说是越国运粮储藏处的运粮城地名,民间有关越王勾践、西施、范蠡的故事传说更是丰富多彩。琅琊城,古代又称夏河城,很可能是越王以夏人少康后裔自居而有此名。把占领琅琊说成回归故土,是勾践的聪明之处,这样在政治、军事上是非常有利的。

琅琊与越国的第三次移民活动发生在公元前249年。勾践死后,历经与夷、子翁、不扬、无疆、之侯、尊、亲诸君主,到尊时已霸气渐去,从“王”而降为“君长”,到亲时,则“众皆失,而去琅琊徙于吴矣”,最终“为楚所灭”。越在琅琊这块夏人故地上历传8主,称霸224年(一说传五主,霸90年)。至越王亲,越国离开琅琊迁入吴。此时,应有不少人又从胶南返回越国,这是胶南与越国之间的第三次移民活动。《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记载了越国的最后一个君王无疆伐齐、伐楚之事,而最后是:“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尽取吴故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江南是越人的故土,越人在遭到楚人打击后向南方迁徙是顺理成章的

事。此时越国虽不能称霸,但仍为强国,此时的越国都城由琅琊返回,越王后裔以及跟随的军队、百姓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 秦代移民


到了秦代,胶南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一次是十几万人迁移到胶南,多数人留在了胶南;另一次是数千人随着徐福东渡日本,成为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

琅琊作为秦之东方大港和航海中心,是秦始皇东巡的主要目的地,还是徐福东渡日本的启航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11年间,先后5次出巡,3次到琅琊。其中,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到琅琊居留三个月,迁徙3万户居民到琅琊台下,并免除徭役12年,修筑琅琊台。3万户,相当于秦代的3个大县,以每户5口人计,3万户就是15万人,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也只有“七万户”。大量人口迁移到了胶南,不仅保证秦始皇庞大的扈从队伍之接待、居住、给养,而且为徐福船队航海求仙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在琅琊古城西北2公里有一个甸王家村,因其位于琅琊郡郊外(古时,城外为郊(郭),郊(郭)外为甸),村中居民尽为王姓,故名甸王家。据《胶南县地名志》载:系“秦始皇迁民三万户到琅琊山下作琅琊台时,王姓迁此立村。”

徐福东渡日本,带着三千“童男童女”、“百工”、“五谷”、“善射者”等到了日本,将秦时的思想文化、生产技术带到了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过着渔猎采集生活的日本,那里的人尚不懂稻作农耕。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日本突然跃进到以稻作农耕为中心的农业经济,水;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胶南;三汉至宋时期移民;西汉末年(公元前70年),琅琊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孔辉,金代中叶人,任定远大将军、元帅右都监,知密;四明代移民;移民背景南宋时,胶南为宋金拉锯地带;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一是山西;二是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三是云南
-

--------------------------------------------------------------------------------

右,日本突然跃进到以稻作农耕为中心的农业经济,水稻广泛种植,金属工具普遍使用,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一系列根本性变化。

随着徐福船队东渡日本的数千人中,应该大部分是胶南人。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发生时间早、规模大、影响深远的海外移民,胶南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侨乡。公元前210年,徐福再度受命出海时,时间十分紧迫,不会也没有必要从很远的地方征调人员,否则就来不及同秦始皇的船队一同启航出海,而且,琅琊当时的人口数量之大是全国郡城中少有的,所需各种人员完全可以就地解决。


三 汉至宋时期移民


西汉末年(公元前70年),琅琊地区发生强烈地震(据省地震部门推定为8级),琅琊城被毁,死亡6000人,琅琊国的刘氏祖庙也被震毁。之后,又有多次自然灾害、饥荒,这一地区人口稀少,琅琊郡、琅琊国首府先迁东武再迁临沂,琅琊已不再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置盐官,至隋唐时期,滨海卤泽密布,成为山东最大的产盐区。唐至北宋,海运兴盛,境内港口既是往来高丽要地,又是运粮重要口岸。人口日渐繁盛。在这一时期到胶南的移民多是一些自发的、零星的移民,规模和数量不可考。据《胶南县地名志》载:唐末大珠山宅科夏姓迁来;宋末魏姓从云南迁王台镇魏家岛耳河立村;元代中期孙、高两姓从云南迁来红石崖镇管家洼,因孙姓兴旺,取名孙家沟,1980年更名为管家洼。 漕汶张氏的先世就是这一时期迁入的,北宋元佑年间自南直隶清河县迁至王台漕汶居住,自明代起渐为显赫门第,自其七世至二十一世,先

后出进士4人、贡生39人、举人14人,康生为漕汶张氏之二十四世孙。清代高凤翰《题张氏元佑书屋》诗云:“元佑老屋六百年,屋前松柏高参天。当时缚茅竖土壁,非有殊作留坚完。子孙聚族阅人代,前明已隔辽金元。”漕汶张氏兴衰,可见一斑。

孔辉,金代中叶人,任定远大将军、元帅右都监,知密州事。孔辉的先世逃荒由曲阜迁至胶南胶河孔家庄定居。孔辉的孙子孔思忠、孔思义分别被荫封为昭信校尉、武节将军。在孔家庄有孔辉墓。


四 明代移民


移民背景 南宋时,胶南为宋金拉锯地带。金代在胶南境内设立张仓(在铁山镇)、梁乡(在大珠山镇)、信阳(在大村镇)、草桥(在泊里镇)四处兵镇,重兵把守山海要隘。在张仓建立榷场,为宋金两国互市贸易重镇。元代战争连绵十余年,蝗灾、瘟疫等各种自然灾害严重,倭寇屡掠沿海,多种灾难使胶南人口锐减,户口损耗严重。金卫绍王至宁一年(1213年)蒙古木华黎屠胶、密二州,横尸遍野。此后的7年,密州(当时,胶南属密州)五易主。据《增修胶志》记载:“金自宣宗癸酉、丁丑密州再破于蒙古,戊寅三破于红袄贼,秋四月破于李全,己卯全又以州降”。1357年,红巾军大将毛贵率船队进入胶南,乘虚袭取胶州。除了战争,自然灾害也连年不断,瘟疫流行,导致人口急剧下降。据不完全统计,自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100年间,胶南一带共发生大的自然灾害28次。元文宗天历三年(1329年):“春水灾,夏秋旱蝗并行,民采草木充饥”(《诸城县

志》)。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夏五月,蝗。”据当地一些老人传说,有一年胶南地区出现大批红头苍蝇,多得遮云蔽日,苍蝇过后,瘟疫流行,人口锐减。自元时起,倭患迭起,倭寇时常侵扰沿海,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洗劫一空。胶南沿海多次受到倭寇侵扰,长期不得安宁,许多居民被迫内迁。胶南的灵山湾在唐宋时期还是山东地区的重要港口,可是到了元末这里就变得人迹罕至,“荆棘充塞,树木丛杂,豺狼之所居,狐狸之所嗥,渔夫樵子时或出没期间,不过一二野人耳”(《灵山卫志·建置序》)。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7: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朱元璋即位后,首先下令各地流亡人民还乡生产,还乡者皆免税三年,量力开垦土地。明代还大兴屯田。明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商屯三种。民屯是由*政*府*组织人民屯田,如移民屯种、募民屯种等等。洪武年间,明*政*府*曾不断地把狭乡(人多地少的地方)人民大量地向宽乡(人少地多的地方)迁移,这是移民屯种。在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开始组织大量移民,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组织大规模移民活动十余次,共向山东、河南等地移民数十万人。胶南的移民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从山西洪洞、江苏海州等地迁来屯种的。 移民来源 据不完全统计,洪武至永乐年间,先后有山西、江苏、安徽等九个省的移民相继进入胶南。在胶南市的1000余个行政村中,有278个村从山西迁来,有242个村从江苏迁来,100多个村从云南迁来,有4个村从安徽迁来,有3个村从四川迁来,有3个村从河南迁来,有2个村从陕西迁来,另外,还有一些村从河南、福建、云南和山东其他州县迁来。从表1可以看出,移民主要来自三个地方:

一是山西。移民以洪武朝为多,永乐朝次之。也有个别为其他朝迁入者。他们多数来自山西省洪洞县。胶南不少人自称先祖从“云南”或“小云南”迁来,实际上“云南”地区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云南省,而是在山西省。具体位置较模糊,一般认为是指今山西省南部的长治、晋城一带。阴山之南、恒山以北广大地区古称云州,云州之南,或云中(今山西大同市)之南,称为“云南”或“小云南”。当年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时,山西境内却少有战争,而且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人口较多,与中原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山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人口稠密,成为明初移民的重要集散地。明朝廷在洪洞县广济寺设立移民机构,发给移民凭证和路费。附近各州县来的移民都先在广济寺会合。临行之前,他们聚集在寺中大槐树下,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度过最后的不眠之夜。上路后,一次次回首遥望故乡,最后只能望见广济寺的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鸹窝成为这些“云南”移民心中一个永远抹不掉的标记。在胶南东部乡镇,至今仍有许多人说自己的祖先当初来自云南大槐树或云南老鸹窝,实际上这些人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相传,山西移民的后人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有民谣说:“谁的小脚趾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都是足小趾两瓣的事。到胶南定居后,有些移民为纪念自己的原籍,在村里栽植国槐。胶南的一部分树龄在500~600年的国槐,大都与此段历史有关。在大珠山镇东山张村有一棵槐树,有三四抱粗,在这里还曾建有“槐爷庙”。

二是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从海州来的移民大部分是和山西移民一

样由朝廷组织的,也有一部分是为了躲避元末明初江苏猖獗的倭寇来到胶南。有53个村来自海州荡芦村,另外还有的来自南城、戴村、东坎庄、三槐堂、云台山、张水沟等村。

三是云南。元代至明洪武年间,云南梁王段氏为大理酋长,明代初年政令不及,且路途遥远,云南省不可能有大批居民万里迢迢移居胶南。境内居民凡是称其先祖于明代从云南迁来的,详查具体地址,有不少是安徽、江苏两省北部地区迁来,其中多数是跟随朱元璋起兵。朱元璋定鼎南京后,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云南。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大多在云南留驻了20多年的时间。他们从军时大部分只身一人,独身者多与当地女子结婚成家,女方不少是当地的苗族、彝族姑娘。到洪武、永乐年间,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有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胶南设立了灵山卫,其中一部分来到了胶南落籍。这些军户原籍遍布华北、华南、西北地区各省,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妻室大部分为云南土著之女,相当一部分子女在云南出生,迁到胶南后便以云南为原籍。在胶南不少人的祖籍是云南槐阴县、云南凤仪县、云南江州府同州县,还有的是“云南畅山县槐树底”、“云南乌沙(撒)卫”等。实际上,说云南是祖籍并不确切,先祖们只是在云南驻防的军人,来到胶南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子孙后代便以云南作为祖籍。

各地移民在胶南的分布并不均匀,呈现出一定的聚居性。从表2可以看出,山西移民在有的乡镇占到50%,而有的乡镇几乎没有,江苏、云南移民也是这样。这与他们移民到胶南的时间、原因有关,也与明、清时胶南分属胶州、诸城两县有关。
胶南部分村明初移民原籍表表2;移民原籍乡镇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云南省山西省全镇;自然村数占全镇百分比自然村数占全镇百分比自然村数;隐珠11%2534.2%11.4%73;宝山-2442.1%24%57;王台-2243.1%-51;大珠山37%1740%25%43;胶南镇-1530%816%50;胶河-517%1550%30;六汪13%824%618%33;理
-

--------------------------------------------------------------------------------


胶南部分村明初移民原籍表 表2

移民原籍乡镇 江苏海州(今连云港) 云南省 山西省 全镇自然村总数

自然村数 占全镇百分比 自然村数 占全镇百分比 自然村数 占全镇百分比

隐珠 1 1% 25 34.2% 1 1.4% 73

宝山 - 24 42.1% 2 4% 57

王台 - 22 43.1% - 51

大珠山 3 7% 17 40% 2 5% 43

胶南镇 - 15 30% 8 16% 50

胶河 - 5 17% 15 50% 30

六汪 1 3% 8 24% 6 18% 33

理务关 18 55% - - 33

海青 36 56% - - 64


江苏海州移民主要在胶南西南部乡镇(明代诸城所辖区域),如大村、海青、泊里等。山西移民安置在胶南西北部(明代胶州所辖区域),如六汪、胶河、市美等。云南移民在胶南大珠山、王台、黄山等其他东部乡镇。由于移民的原籍不同,来到胶南后又聚居在不同区域,胶南东部居民和西部居民在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许多明显的差异。西部居民语言明显有苏北话的特点,东部人则讲北方话。西部人结婚时要求新娘下午到婆家,东部人要求新娘上午到婆家。过春节时,西部人正月初三

早上送年,东部人则是正月初二晚上送年。人死后,生者要为其“指路”,告诉亡灵朝什么方向去,在胶南会让亡灵朝“西南大路”去,这一风俗可能也与移民祖籍有关。由各地移民带来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的后裔中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

军屯移民 元末明初,海上倭寇猖獗,给沿海地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海防,一方面规定“片板不许下海”,另一方面在全国实行卫所制。按照“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的原则,陆续在山东设立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等九卫,洪武五年(1372年)在胶南境内设“灵山卫”,筑灵山卫城,灵山卫的规模相当大,辖前、后、左三所,共建立军屯30个,军兵5600人。辖区西起日照两河,东至胶州沽河。

为设立卫所,朝廷不仅派来驻军,还从云南、江淮等地迁来大批军户,实行屯垦,并从河南、山西向胶南移民,以巩固海防。当时规定,以屯养军,军屯受制卫所。凡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人一般受田五十亩,给耕牛、农具。当时的屯兵可带家属、奴仆等住在卫所。明代军户是世袭的,一人充军,世代相承,永远不能脱籍,这样他们就成了胶南的常住居民。

明中期,屯兵加上家属、仆役已有几万人定居在胶南。这时人口稠密,灵山卫由元末明初的荒僻之地,成为一座繁荣兴旺的滨海小城“阛阓相望,市井嚣繁,俨然一都会矣”(《灵山卫志》)。不仅灵山卫城颇具规模,在城外还设有30个墩台、12个城堡和33个军屯(不同时期数目不同),绝大部分在胶南、胶州和诸城,少部分在高密、平度等地。到清雍正十

三年裁撤灵山卫时,灵山卫军屯仍有屯地1634顷,额征地丁银2853两。军屯钱粮不解州县,由卫而上解山东都指挥使司,最后至兵部,其体制类似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军屯的名称和分布如表3:


灵山卫军屯 表3

名称 位置 数量 军 屯

左所 灵山卫镇 16 詹家屯 谷家屯 宗家屯 翟家屯 孟家屯 盍家屯 杨家屯仪家屯 阮家屯 北柳屯 柳家屯 韩家屯 李家屯 迟家屯魏家屯 白家屯

前所 琅琊镇 7 管家屯 叶家屯 李家屯 姚家屯 施家屯 周家屯 刘家屯

后所 胶州 10 沽河屯 郝伍屯 朱伍屯 黄伍屯 韩伍屯 谈伍屯 丁伍屯张伍屯 吴魏屯 王伍屯


从灵山卫的军屯名称,可以看出这些屯子都是以姓氏命名的,而这里的姓基本来源于那些移民到此的军户,有些屯子的名称保留至今。清代雍正十三年撤销灵山卫,但大部分军屯移民的后代生活在胶南,姓氏保留下来,有一些则失传。当时“灵山卫世袭之家六十有七,而得传于后者不能十之二焉”。在《灵山卫志》记载了一些流传下来的世袭指挥官职名单。

灵山卫部分世袭职官姓氏表 表4

官职 品级 姓氏

世袭指挥使 正三品 龙 梁 程 柳 李

世袭指挥同知 从三品 史 毕 高 张

世袭指挥佥事 正四品) 汤 唐 夏 王 陈 郭 张 焦 许 杨 萧 世袭卫镇抚 从六品 王 张

世袭左所千户 正五品;从五品 金 孟 朱魏 刘 余 宗 柳 叶 陈 王 杨

世袭左所百户 正六品 刘 叶 韩 谷 张 李 柳 詹 侯 翟 迟 阮 魏 世袭前所千户 崔 酆 杨 杨 陈

世袭前所百户 许 刘 叶 王 李 花 姚 管 施 周

世袭胶州守御千户所正千户 匡 汪 杨

世袭胶州守御千户所副千户 储 刘 胡

世袭胶州守御千户所百户 王 谈 张 韩 吴 魏 朱 黄 陆 丁

在这些移民及他们的后人中,明初因所居皆军户,以武将著名。阳武侯薛禄,其父便是以军户迁居灵山卫东之薛家岛(今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辖)。成年后代兄服役,“靖难之变”英勇善战,首夺九门,得到燕王朱棣的重用,且得以赐名。后转战北方,屡立战功。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即位分封功臣,赐诰券三代侯爵。仁宗即位后又加封太子太保。病逝后,宣宗亲自为其致悼文,追封鄞国公,谥忠武,世袭少保阳武侯,妻诰命夫人。在今黄岛区薛家岛及周围薛姓绝大部分为薛禄之后裔。

除薛禄外,还有金辂,正千户,原籍山后人(蒙古人,祖籍山后之云中一带)。祖荣,初名蛮蛮。永乐二年,赐姓金。荣卒,子亮继。亮从都督毛福寿击贼有功,升正千户。亮卒,辂继。天顺八年,选灵山卫左

所正千户。辂卒,子鼎继。正德六年,选即墨营备倭。七年三月十七日,流贼刘六等劫营,鼎力战死之。鼎生奎,奎生儒,儒生守业,守业生玉声,凡六传。金姓后人现居住在胶南市积米崖。

灵山卫苏氏,其祖先于明洪武年间以军户自青州临朐县迁来灵山卫。后人读书从文者较多。明清间出贡生24人,其政声卓闻者尤以苏丛为最。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乾隆十七年编纂的《灵山卫志》记载: 程 常 指挥使,原籍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六传,凡五世。 唐 彰 指挥佥事,原籍湖广常德府石门县人。凡九传。

王 瑾 指挥佥事,原籍武定人。世袭,传子惟精。

焦 鹍 指挥佥事,原任陕西榆林卫都司,调本卫指挥佥事,世袭,升留守司副使。

王扬林 镇抚,原籍怀来县人。洪武间以军功授本卫镇抚司镇抚,封忠武校尉,世袭。

宗 得 正千户,原籍江西临川县人。凡传七世。

侯 胜 百户,原籍扬州府仪镇人,凡传四世。

明正统元年(1436年),灵山卫创建武学。十年(1445年),改武学为儒学,设儒学教授,单列生员名额,灵山卫士绅因之崛起,苏、陈、王、宋、金、宗、焦、毕、薛等显姓望族中,明清时期先后出过进士、举人、贡生290多人(含武科),或以名宦显赫,或以政绩昭著,或以文学闻达,或以忠孝流芳。苏丛,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焦复亨,领袖清代胶州文坛六十年。宋之钊,力学能文,有“莱郡一人”之美称。苏濬,辞官归里,诗酒自娱,著有《群玉斋诗集》。苏潜修,广咨博访,至老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倦,所著《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灵;民屯移民明代胶南移民中除了军屯移民,还有民屯移民;琅琊丁氏其祖先丁兴元末时以铁枪归邻县凤阳人朱元璋;六汪赵氏其祖先于明永乐初自南直隶徐州迁至境内六汪;琅琊臧氏其先世居琅琊台下;松山张氏其祖先于明初自潍县迁至胶州松山(今张家楼;宝山法氏其祖世袭济南卫指挥使;五建国后移民;胶南向外地移民建国后胶南的人口迁移主要是
-

--------------------------------------------------------------------------------

不倦,所著《灵山卫志》八卷,为后世研究明清时期灵山卫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民屯移民 明代胶南移民中除了军屯移民,还有民屯移民。民屯移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些无地农民,大迁徙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的空间,给明代社会带来了经济繁荣。移民中还有一些地方官员和商人后裔,因种种原因滞留胶南。如琅琊镇东港头村《陈氏族谱》记载:“陈公携家由四川成都东关迁密州任学政,清乾隆四十二年七世族田窦氏携二子迁此立村”。大村镇大尧村《孟氏支谱》记载,明永乐十六年孟氏第56代孟希先由海州来任诸城县教谕,“遂附近琅琊台而籍,居大窑庄(解放后改名为大尧),为琅琊孟氏始祖”。明代外地大批移入胶南的先民,加入了对胶南的开发,移民使胶南人口骤增。明*政*府*的采用“计民授田”和免减税赋的办法,鼓励移民垦荒种地。迁移者披荆斩棘,拓荒野海滩为沃土田园。建于明代的这些村庄本身就铭刻着他们的历史功绩。移民带来了文化、思想、习俗,带来知识和生产技术。明代之后在胶南这片土地上又孕育出许多兴旺发达的家族和人杰,他们都是明初移民的后裔。可考的主要有琅琊丁氏、六汪赵氏、琅琊臧氏、松山张氏、宝山法氏等。

琅琊丁氏 其祖先丁兴元末时以铁枪归邻县凤阳人朱元璋从军有功被授官,长子丁贯世袭官职,次子丁推则早在其兄长丁贯世袭前就迁移到诸城东南藏马山南天台山下(今大村)定居了,一起来的还有其姑表兄弟徐、董二姓。他们先是在瑯琊湾落脚,董姓擅渔,遂定居沿海一带,世世以捕渔为生;徐姓则定居徐家大村(海青)一带。后因丁推不适水

性又移居藏马天台,立村为丁家大村,因名瑯琊丁氏,由于定居于藏马山之南天台山东面,后人也称为藏马丁氏或天台丁氏,因此地属诸城县,又称诸城丁氏。琅琊丁氏家族明、清两代显赫,如丁惟宁、丁琰有“大小郑公”之称,丁耀亢(1599~1669)是丁惟宁之五子,清初文学家。大村丁氏人丁繁盛,“瓜瓞蕃衍,墟落塚墓,相望无别姓,盘亘六十余里”,支派遍及胶南、诸城、日照等地。散处永城、鹿邑、江浦、东平、黄县、寿光、潍县、日照、莱阳、沾化、阳信、丰城、莆田、板浦、灌云等地的也很多。

六汪赵氏 其祖先于明永乐初自南直隶徐州迁至境内六汪河北村定,五传至赵本。其族明清两代显耀。据其家谱及有关志书记载,赵氏一门8位进士、14位举人、23位贡生、51位监生(其官职不录);另有世袭镇抚2人、总兵、游击各1人。

琅琊臧氏 其先世居琅琊台下。自臧惟一起,渐为显赫门第。族人遍及胶南、诸城等地,人才辈出,数世不衰。其中臧惟一、臧尔劝父子双进士,死后均被追赠兵部尚书。

松山张氏 其祖先于明初自潍县迁至胶州松山(今张家楼镇松山子村)居住。自其二世起,家族中人才辈出,明清两朝显赫。根据张氏家谱,先后出进士5人、举人5人、贡生16人。张铭、张懋熺、张懋煌、张谦宜等皆出类拔萃、名闻一时。

宝山法氏 其祖世袭济南卫指挥使。明代成化年间,法文质任胶州学正,遂落籍胶州。明末法若真随其父法寰避兵乱迁居铁橛山十几年。辞官后定居黄山。死后葬于隐珠镜台山。法若真的后代,如法枟、法坤宏、

法坤厚等都名闻一时。


五 建国后移民


胶南向外地移民 建国后胶南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因为新修水库而引起的库区移民,支援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和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也使部分人口迁移。另外,上学、招工、投靠亲友等原因也造成数量较小的自发迁移。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相对较少。

1955年3月,向吉林省、黑龙江省移民。移民对象主要是国防建设征用土地较多的地区和贫瘠山区的农民中,具有全部或部分劳动生产能力,可以自食其力,又能举家迁移者。1955年5月,胶南移往黑龙江省克东县15户、72人,藏马移往黑龙江省德都县273户、955人。 1956年3月,组织出身好、思想进步、自愿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田间操作能力、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男女青壮年300名(其中琅琊区100名,泊里区80名,贡口区40名,龙马区80名),赴黑龙江省罗北农场开发建设边疆,建立独立集体农庄,名为“罗北农场胶南集体农庄”。1956年7月,胶南往黑龙江省讷河县移民351户、1115人,往黑龙江省依安县移民50户、265人。

1959~1960年,胶南修建十字路、铁山、小珠山水库,将库区16个村、1013户、4523人,迁往辽宁省旅大市的永城子区、甘井子区和复县。其中十字路库区7个村、643户、2913人,铁山库区5个村、267户、1030人,小珠山库区4个村、103户、580人。除了移民到辽宁外,还在胶南当地安排部分库区移民,建设了一些水库移民村。

在1960年前后,由于自然灾害严重,许多人忍饥挨饿,被迫到东北。再加上这一部分零星移民,在50年代和60年代到东北的胶南移民约有1万人。20世纪90年代后,从东北迁移到胶南的人逐渐增多,在胶南几乎每个村庄、街道、工厂、学校都有东北口音的人,其中不少就是这部分移民到东北的人,他们或他们的子孙后代又返回胶南。

落户胶南的三峡移民 三峡工程动工以来,胶南先后接收了2批三峡库区移民。2001年5月接收第一批移民,204名重庆忠县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分别到达铁山、张家楼、宝山和黄山的10个村庄安家落户。2004年8月6日,胶南接收的第二批三峡移民顺利抵达,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批三峡移民共18户、82名,全部来自重庆开县,安置在张家楼镇庄家疃、丁家寨、西寨和岭前马家庄村。

胶南在生产方式、语言、习俗、气候等方面都与移民原住地有很大差异。有的移民吃不惯面食,不会制作面食,冬天不会生取暖炉,不会种小麦、玉米。胶南*政*府*对三峡新增移民采取综合的帮扶政策。移民安置“以农为主,以土为本”,新增三峡移民的安置村自然条件均较好,土地容量较为宽裕。移民在宅基用地、房屋建筑、水、电、广播、有线电视等方面享有安置村村民同等标准和待遇。宅基地依照安置村的规划集中定位,统一进行平整场地、给排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在全省三峡工程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会议上,胶南市被省*政*府*授予“全省三峡工程库区农村移民安置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监察局局长何文彬一行到胶南市考察移民安置点。何文彬对胶南市安置三峡移民工作和移民安置后的稳定局面给予充分肯定。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4-26 18: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三角洲枣强移民考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为解决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明初实行移民垦荒政策。山东与河北是重点移民垦荒区。史书无载的迁入黄河三角洲的枣强人 ,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山西移民经枣强中转后分发而来的 ,其籍属为山西人。另一部分是移入河北的外来移民因各种原因自发由枣强转迁而来的 ,其原籍难以确定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在不同时期的填海造陆形成的。由于成陆时间相对迟晚 ,因此 ,其居民大多是由不同时期的移民融合而成的。据家谱资料和 2 0世纪 80年代初惠民地区地名办公室的调查统计 ,黄河三角洲约半数的村子是明朝移民建立的。而明朝移民的源出地又大都集中于山西洪洞和河北枣强。因此 ,当地遍传着“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 ,“要问老家在哪边 ,直隶省的枣强县”的歌谣。歌谣映印着明朝移民垦荒的史实。本文仅就明朝的枣强移民略做分析。一、移民原因元末明初 ,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 ,使全国各地的人口疏密极不均衡?

黄河三角洲枣强移民考源


为解决因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问题,明初实行移民垦荒政策.山东与河北是重点移民垦荒区.史书无载的迁入黄河三角洲的枣强人,一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的山西移民经枣强中转后分发而来的,其籍属为山西人.另一部分是移入河北的外来移民因各种原因自发由枣强转迁而来的,其原籍难以确定.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