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2895|回复: 0

到2008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共4200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7 0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春风 于 2009-8-27 09:41 编辑

25日上午9:00,中宣部宣教局副巡视员王开忠,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正,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综合与规划处处长王瑞军做客新华网,以“‘辉煌60年’科教事业发展成就”为主题,深入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科教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并与网友在线交流。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综合与规划处处长王瑞军指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探索和实践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到2008年国家科研院所3775个,我国科技人力资源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综合与规划处处长王瑞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把科学技术摆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从建国初期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确立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探索和实践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
     60年来,我国科技取得辉煌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第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成为一个科技大国。1949年我国仅有30多个科研机构,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不足500人;2008年国家科研院所为3775个,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为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195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0.56亿元,2008年为2540亿元。国际上通常采用研究开发指标活动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08年,中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按贸易汇率计算位居世界第四。
      第二,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发展进入一个重要跃升期。SCI论文数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是评价一国科研水平和科技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2008年我国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三,专利授权量世界第四。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多层次且较为合理的科技力量布局,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第三,科技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60年来我国取得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一批重大科技成就,我国防实力和国际威望大为提升。科技在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北京奥运等诸多国家重大工程和事件方面,科技都发挥了显著的支撑作用。当前,为抢占未来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们正加速实施16个科技重大专项,到2020年重大专项总投入将达到1万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超过5000亿元。
      第四,科技为行业与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新中国诞生初期,在艰难的条件下开展学科布局,打下科研基础,科技为国防、航天、地矿、石化工业等行业和产业起步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跟踪先进、模仿西方入手,在夯实基础工业和加工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新世纪以来,我们的核心任务是自主创新,采取了各种措施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产业和企业集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先后推出了科技支撑产业振兴、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科技人员下企业等各种科技专项。
      第五,科技惠及民生。以杂交水稻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袁隆平同志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带领中国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时代。
      第六,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985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启动,奏响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序曲;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新阶段;科技计划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立完善了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科普活动在全社会展开;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党的十七大前所未有地将自主创新战略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科技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展望未来,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抓住新科技革命孕育和兴起的重要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