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6131|回复: 4

郝天挺 一代名师4(陵川郝氏传奇第七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20: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天挺全家为何又由卫州、琪县继续南下呢?
当时蒙古十分强大,黄河以北处处烽烟,战火弥漫。人们总向往较为安全的地方避兵。卫州、琪县当时虽在金的治下,但在黄河以北,而舞阳县在许州(今许昌)以南,为河南腹地,相对而言比较安全。另一原因是郝天挺在鲁山县执教,鲁山与舞阳一西一东,相距不甚远,可以和天佑一家经常来往走动。于是,郝天挺同夫人领着儿子郝思温,儿媳许氏一家人来到舞阳。
兴定元年(1217年)郝天挺不幸身患重病,舞阳又乏名医,延至是年十一月初八,终于病逝 寓舍,享年五十七岁。郝天挺临终前“浩歌自得,若不以生死为意。”(见郝经《墓铭》)意思是口中吟唱不已,泰然自若,似乎不把生死放在心上。当初生病时即嘱咐思温“郝氏业儒,自吾叔父东轩老人始,我死,葬其墓侧,庶得奉杖履与地下。” (见郝经《先大父墓铭》)
“杖履”是什么?“杖”是老人用的手杖,“履”是鞋子,古时候,人都是席地而坐,屋内不穿鞋,外出时才穿鞋子。所以“杖履”是老人出行之所需。 “奉杖履”就是老人出行时,给他取手杖、拿鞋子,也就是“随时侍奉老人”的意思。这 是借代的手法。凡借代都不能机械地理解:光取手杖、拿鞋子,其他的事不管。不是这样。比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能理解为“一针一线 不值钱,要拿就拿值钱的。”“一针一线”代任何细小的东西。这都是以具体代抽象。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郝氏的儒学发扬光大,自叔父东轩先生开始,我死后把我葬在他的墓侧,大概我在九泉之下 也可以随时侍奉他老人家吧!”
郝思温对其父的临终遗言时时铭记于心。
郝天挺逝世两年后(即兴定三年十一月),一日 郝思温对亲友说:“养生不足以当大事,唯送终可以当大事。先父客逝异乡,明年就三年满了,若不能归葬,要我这儿子有什么用?作为儿子不能完成父亲的遗愿,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于是和夫人许氏议定,要将其父遗骨归葬扬大板祖茔。
当时的黄河以北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总的来说是武器割据。蒙古占据了一部分,汉人的武装占了一部分,有的是为了“保境安民”,有的则归附蒙古,还有的是金的旧部。特点是“拉锯战”,相互攻伐,争战不已。强盗也趁机出没,抢劫民财,社会秩序相当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到黄河以北去是相当危险的。所以亲友们都不同意思温夫妇远路迢迢归葬父亲之灵。
思温就与许氏主意已定,夜里悄悄起来,打开棺木,收拾好郝天挺的遗骨,用包袱包好,就背着出发了。
因为带有遗骨,店不能住,只好在寺院或破庙安身,甚至白天也不能赶路只好昼夜颠倒,夜里赶路,白天休息。这时又是十一月,天气十分寒冷 ,其苦不言而喻。
当时金放弃了河北,派兵守卫在黄河边上,各个渡口都有禁令:从北边逃难而来的百姓可以渡河,有公事前往北边者可以渡河,不属这种情况则不能过黄河。思温夫妇滞留于黄河南岸,所带的盘费花完了,食物也吃光了,守在破庙里,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思温只得对守卫黄河渡口的兵丁说:“先父是朝中机察使范元直的老师,求军爷行个方便。”
“既是范大人之师,大人出一公文,我等即可放行。此渡口常与汴京换防。你可写一封书信,我带去汴京投往范府。”
“如此谢过军爷了。”
思温就修书一封交付。
却说元直在汴京接到思温书信,看日期已是十日前所托,得知恩师仙逝三载,思温负灵阻于大河,欲写公文托人捎往,又听说主上赐了上党公一船 茶果,此船即将启程。元直托人见船主,请他将恩师之灵及思温夫妇捎至黄河北岸,并赠送思温夫妇银两一包。船主说:“既是范大人恩师之灵,某当尽力。原定三日后启运,那就今夜装船明日启程。”
却说思温天天去渡口探望,总无音讯。一日午时,见一大船顺流东下,至渡口停泊,一人约莫五旬年纪走下船来向兵丁打问:“听说机察使范大人恩师之子名唤郝思温滞留在此,现在何处?”思温迎上前去拱手道:“在下正是思温。”
“某受范大人之托送大人恩师之灵渡河,快快登船。”
思温大喜过望:“老伯稍候,我去去便来。”一路狂奔至土地庙中对怀英道:“元直托了一只大船送咱们过河,快走、快走!”言毕将背了包有先父遗骨的包裹,与许氏直奔渡口。就这样过了黄河。
思温夫妇好不容易上了岸,船主敬重范元直一片敬师之心,派了两名伴当让他们一路相陪,扛扛行李,背背包裹,细心照料。
来到卫州的长垣县,突然呼啦啦来了一群强贼,个个手拿短刀、木棒,将思温夫妇等人拦住。为首一人手持利刃,眼睛一瞪,喝道:“快快将行李放下,饶尔等不死!”两个伴当撇下包裹、银两,吓得钻入路旁的山洞里去了。那人提了包衭,用手一摸,哈哈大笑:“真是银子!”忽然看见许氏坐在地上守着一个包裹,便拿刀架在许氏脖子上,喝道:“你这妇人为何还不离去?守得是何宝货?”许氏却不为所动:“这是公爹的遗骸,将归葬祖茔。今儿幸亏过了黄河,宁死也不敢弃公爹之灵。杀就杀,死就死,怎能离去!”贼首一听,将刀抽回:“你倒是个孝妇。姓甚名谁,家居何处?”
“我是陵川城的许怀英。”
贼中有一人是个小个子,惊问:“你——莫不是泽州椽徐怀彪大人的妹妹么?”
思温上前道:“正是。我是陵川郝氏的后人,此乃我妻。还请好汉手下留情,将银两归还。”小个子也向贼首哀告:“求大哥开开恩。许氏兄长许大人是泽州椽,小弟当年在泽州犯了事,幸亏他饶过了我,还资助了路费放我回家。当今归葬父亲,也是一片孝心,郝氏是陵川名师,求大哥给他们留些银两,不然怎么回陵川?”贼首当下道:“小弟倒是个有情义的。大哥能不给点面子?”遂留了几两银子,带众人离去了。
经此一吓,两个伴当也跑了。思温与许氏只得背了装有先父遗骨的包裹,徒步登太行上。正行走间,忽然闯出两个强人,手拿短刀喝道:“站住!将背的包裹给我, 不然要你们性命!”思温见状只得放下包裹打开,一强贼上前一看,大吃一惊,问道:“这是死人的遗骨,为什么还要背着赶路?”思温说:“这是先父之灵,将归葬故里。”另一强贼哭丧着脸叹道:“唉!世道这么乱,还要背着先父的骸骨归葬,真是个呆子,不要和他再说了,走吧!”二人走了几步,嘀咕了几句,又回过头来,留下几块银子,方才匆匆离去。
许氏惊魂未定,目送二人,叹道:“这俩强盗还真有良心!”
思温道:“唉!乱世人不如太平犬,都是逼得无活路才出来抢劫的,如果世道太平,也是良民啊!”思温夫妇心怀感激,彼此叹息一番,又开始登山。
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天上又飘起鹅毛大雪。天地白茫茫一片,连路径都分辨不清,行走十分困难。路经滴水场,这是太行上最险要的地方,雪下得更大了。
思温在前领路,忽然回头对许氏说:“我这眼睛被雪光耀得看不清路了。”许氏一看——丈夫眼睛又红又肿,惊叫道:“快抓住我手中的木棍,我领着你慢慢走吧!”山谷被大雪覆盖,连许氏也辨不清道路,只好以木棍拖着思温,摸索前行。思温问:“现今到了何处?你可认得路么?”许氏指着一座山峰说:“哪里还能认出路来?朝着这座山走吧,翻过去也许就到了。”二人又攀山登崖,至半山腰,天已昏黑,风雪交加,冻得人瑟瑟发抖。二人不敢停留,自知停步只有冻死,只得冒着风雪前行。走了一夜,黎明时分终于走出大山。
许氏弃了木棍,扶着思温,又走了一天一夜,这才到达陵川。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在编故事。这件事,思温的儿子郝经在《先父行状》《先妣行状》里说得清清楚楚。我不过是把整个过程串起来讲一讲而已。
许氏确实是位有胆有识,既贤惠又坚贞的女性。据《先妣行状》记载:“先妣姓许氏,泽州陵川人,与郝氏同住的很近,世为姻好,故既笄而适家君(十六岁上嫁给我父亲)逮事先大父(侍奉我爷爷)”有一次蒙古袭扰,许氏跟着丈夫侍奉郝天挺逃往山谷间避难。不去平旷处,专找险要处躲避,自己不吃细粮专吃粗粮野菜,把细粮总让老人吃,还到山间采野菜,拣柴火,烧水做饭,伺候全家,备尝艰辛而从不言苦。这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按常理,一般只给男性立传,可是郝经专门给母亲写了《行状》,足见对母亲的敬重。
思温夫妇回到棣华堂,在许氏一家及本族子侄、亲友、邻居等人的帮助下,于兴定四年(1221年)春二月二十四日,将郝天挺之灵归葬于东轩先生墓侧,终于完成先父的遗愿。
郝思温夫妇葬完先父后又将如何?
请听第八讲《小郝经  九龄救母》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0-8-10 21: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对历史有研究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0-8-10 21: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金大侠的射雕有一比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0-8-10 21: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0-8-11 15: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古人在屋内不穿鞋的,吾历史没学好,刚知道的。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