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莱州郝公

‘开天十八圣,盘古之后,六皇八帝三王都有谁,三皇五帝又为何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0-5-3 23: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匈奴是黄帝的后人?司马迁是不是说错了......


“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史纪》

夏后氏是夏朝统治集团之称,“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根据司马迁的观点,匈奴是大禹之后裔子孙。而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又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据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匈奴与华夏民族同源的结论。

然而,真想果真是如此吗? 匈奴的祖先问题引人深思。

一、匈奴从哪儿来?

提起匈奴,我们往往会将一系列的名词与之相连。万里长城、白登之围、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是的,匈奴对中国人的影响太过深刻了。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4世纪,匈奴先祖及其直系后裔的战马在“中国”的土地上驰骋了六百余年。

匈奴帝国是“中国”北方崛起的第一个统一的草原国家。公元前209年,与“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近乎同步,弑父的冒顿单于继承了头曼的未竟事业,驰马纵横于中国北疆,东亚地区农耕与草原两大文明对立的局面正式形成。对于匈奴人的祖先,学术界观点较多。很多学者继承了司马迁的看法,认为匈奴与华夏民族同源,都是黄帝后裔。他们认为,随着“中国”地区人口的日益增多,在逐渐紧张的资源争夺战中,部分弱势群体被挤压到农耕区域的边缘。在农田与草原的分界线上过着半农半牧的混合生活。随着草原地区技术革命的发生——马的使用与马镫的发明,游牧条件愈发成熟。在此情况下,部分边界部族选择投身草原,成为真正的草原游牧民族。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是最早的游牧民——斯基泰人的后裔。在斯基泰人的对外政征服过程中,中国北方的辽阔草原成为了他们的天然牧场。然而,若我们引用人类学的相关证据,第二种观点显然不值得推敲,匈奴人具有明显的蒙古特征,而非斯基泰特色。

二、匈奴是黄帝的后裔吗?

这一说法,大概是司马迁引用了匈奴人自己的看法,但是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规律。在这一观点的背后深藏着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在融入中华系统时的祖先亲族重塑。

“华夏”本身是长期以来各兄弟民族共同缔造的结果,各民族祖先共同谱写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宏伟篇章。在此过程中,以“蛮夷戎狄”为代称的周边少数民族对“华夏”的空间延伸多有贡献,华夏民族的发展本身包含着周边民族不断融入的鲜明内涵。对此,拉铁摩尔在其《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中也有类似阐述,他认为在华夏民族比较活跃的历史时期,很自然的对外发展,一个又一个的少数民族合并到逐渐扩大的华夏民族(汉族)之中。在此过程中,一场又一场的祖先重塑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断上演。

台湾学者王明珂在其《华夏边缘》一书中提到:“族群是由集体祖源记忆来凝聚,并以改变、创造新的集体祖源记忆来达成认同变迁。……,‘寻找失落祖先的后裔’及‘寻得或假借一个祖源’这样的双向或单向认同活动,是华夏改变自身族群边界,及边缘族群华夏化的一种基本模式”。这一观点,足见王明珂教授理解和把握华夏民族构建规律的深厚功底。

在同中原华夏民族交流过程中,重塑自身祖源是“蛮夷戎狄”等周边民族融入“华夏”的重要方式。大量的史料记载以及民间叙事为周边民族的华夏祖源提供了间接证据,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夏后氏即禹,司马迁认为匈奴为华夏民族的重要族源夏部落创始人禹的后裔。此外,“禹兴于西羌”同样是“蛮夷戎狄”华夏祖源的理论依据。在司马迁对于匈奴(北狄)、羌(西戎)两方面的论述中,华夏成为了戎狄的共同祖先。据此,我们不得不对司马迁观点的科学性产生怀疑。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的观点受到史学界同仁的深度质疑。虽然他的看法看似管中窥豹,然而“历史真相终究无法探知”的观点似乎又使克罗齐与其批评者实现和解。“历史真相能否探知”“如何探究历史真相”是史学理论家们的阐述焦点。对此,美国史家柯文的看法似乎颇为中正,他认为:“不是历史学家的人有时认为历史就是过去的事实。可是应该知道并非如此”。“虽然有一些通行的求证规则使我们忠于史实,但是在所有的历史研究中都不可避免的引入大量的主观成分”。正是大量主观成分的存在导致过往的历史记录有失偏颇,这一主观成分不仅包括司马迁等古代史家自身的思维逻辑,同时,史学家所运用的直接史料也存在偏离真相的可能。虽然司马迁科学治史的态度毋庸置疑,但其所采信的关于匈奴族源的史学资料存在祖先重塑的可能性,即匈奴后裔“创造”了自己的祖先,这也是造成历史失真的主观成分之一。正如希特勒为实现种族纯净的目的将日耳曼民族杜撰为雅利安人的后裔,匈奴为实现融入华夏的目的而自称夏禹后裔,一切都是需要使然。此处将希特勒与匈奴相提并论虽不太恰当,但个中道理东西相通。匈奴后裔的祖先重塑行为虽有灭祖之嫌,然而我们不能怀疑匈奴对华夏民族的认同,正是这种祖先再造为匈奴民族的华夏化历程开辟了道路。


三、从文化中寻找根源

不同于西方,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民族。早期“天下”之中,华夏民族与“蛮夷戎狄”等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只有文化的差距,没有血缘、语言的不同。文化差异使得“四夷”能习中国“礼法”便可“以夏变夷”,加入“华夏”集团,反之,亦可“以夷变夏”,从“华夏”变为“四夷”。匈奴民族是黄帝后裔这一文化现象就是匈奴民族从“蛮夷”走向“华夏”的鲜明例证。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22: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禹和夏朝简史,黄帝后代的家天下



对于夏朝的存在,国外大多的学者是持怀疑态度的,有的甚至是完全的否认。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夏朝。

一、大禹建立夏朝
公元前2070年,颛顼的孙子禹取代了舜。韩非子说,“舜偪尧,禹偪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之弑其君者”。不管是弑君还是禅让,反正禹成为了部落首领。禹是姒姓,夏后氏,所以称为夏禹。禹的时候,受全球气候的影响,世界各地都处在大洪水时期,中国的黄河流域也是洪水泛滥。禹历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着百姓治理洪水。经过13年的疏导,洪水终于得以平息。《左传》盛赞了禹的功劳:“微禹,吾其鱼乎!”。治水成功之后,“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大会标志着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建立。之后,禹铸九鼎,定刑法,设监狱,建军队,完善了尧舜开创的国家制度。
从夏朝开始,中国就正式进入了文明社会。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明的代表,是中国文明社会的开端。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大型宫城的城墙和宫殿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制礼器,甚至还有类似甲骨文的刻符。经过碳14的测定,二里头遗址定位在公元前1750-1500年之间。而商代,起始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因此,二里头遗址,被认定为夏朝都城的遗址。虽然国外学者不承认夏朝的存在,但参考中国的文献和考古发掘,夏朝的存在是确切无疑的。

二、禹的儿子启,开启了“世袭制”
公元前2045年,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帝位,成为了夏朝的第二代君主。传说禹死后,部落推举的法定继承人是伯益,可是启发动了政变,取代了伯益。从启开始,开始了王位的“世袭制”。启继承帝位以后,以“有扈氏”为代表的一些部族公开反对启,于是启发动了“甘之战”,讨伐“有扈氏”。最终,启“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夏启一生征战四方,公元前2006年,78岁的夏启病死在征战途中,在位一共39年。启被后世认定为一个圣明的君主。

三、黄帝后代的家天下
黄帝以后的历史,实际上是家天下的历史。即使是尧舜禹时期,也不存在着禅让。从黄帝以后的中国历史来看,无论哪个帝王,都是黄帝的后代。《史记》上说,“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 黄帝大儿子的后代中,一支成为了唐尧,一支成为了殷商,一支成为了西周。二儿子分出来的后代中,一支成为了虞舜,一支成了夏禹,一支成为了秦国。
可以这么说,黄帝和他的后代,造就了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黄帝的这些后代,从黄帝部落分离出去以后,建立了大量的氏族方国和部落。他们大多数以居住地的地名,取了独立于姬姓之外的氏,成为今天大多数姓氏的源头。因此,中国人尊称黄帝为中华始祖,自称为“黄帝子孙”或者“炎黄子孙”。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