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4255|回复: 1

BBC连播3遍 中国人拍的西藏纪录片竟让西方叫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3 07: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藏一年》记录了8个普通西藏人的真实生活。图为片中的主角之一、白驹寺寺管会的副主任次成喇嘛、  这部由中国人拍摄的纪录片反映了真实的西藏,曾在BBC连播3遍
    用独特视角展示西藏社会的纪录片《西藏一年》,上周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地平线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制作的5集电视纪录片在2006年立项,同年夏季,摄制组成员及专家赶赴西藏自治区古镇江孜拍摄。经过长达一年的实地生活,摄制组记录下了8个普通西藏人一年四季的生活原貌。
    在登陆央视前,《西藏一年》已于2008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过3次,创造了收视佳绩,之后又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映。是什么让这部纪录片打动了西方人呢?
    收视率直追黄金栏目
    2008年,采取西方独立制片模式制作的《西藏一年》,通过BBC电视四台,在全英国范围内播出。《世界新闻报》驻英国特约记者就这部纪录片当时的播出情况,专访了BBC电视中心知识节目部经理艾玛·德艾尔迈达。
    艾玛从自己的电脑里调出了《西藏一年》的收视报表。这部纪录片在2008年3月到4月间的五个星期里安排播出,平均收视率为1.7%,每集收视人数平均高达36.8万人。她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收视曲线图解释说:“对于英国任何一家电视媒体来说,1.7%的收视率都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即使是BBC电视一台最引以为豪的新闻调查节目《广角镜》,在周一晚间8点档的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也不过如此。相比之下,一部来自中国的纪录片能够获得这样的收视佳绩,是相当值得肯定的。”
    艾玛介绍说,英国的媒体产业竞争很激烈,看过太多优秀电视节目的英国观众,口味被越调越高,一般性的作品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收看。英国目前总人口不到7000万,而《西藏一年》每集的收视人群超过36万,也就是说,每两百个英国人中就有一个忠实的观众。
    艾玛说,更值得一提的是,BBC电视四台主要面向具有高知教育背景的观众,《西藏一年》能够在这个频道获得收视佳绩,说明在英国有大批的高知人群对于这部电视作品是感兴趣的。“我们也拍过一些西藏的纪录片,但是一直很想播放一些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体现西藏真实风貌的纪录片,几经比较和预看之后,英国广播公司电视中心最终选择了《西藏一年》,事实证明,英国的观众很满意。”
    英国观众连夸“真实”
    《西藏一年》在英国播出后,英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对该片进行了深刻而积极的报道。英国《卫报》说:“《西藏一年》以罕见的深度、惊魂动魄的力量,公正地记录了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观察家报》称“这部纪录片是站在人类学角度观察西藏,而非一部具政治色彩的纪录片。”
    在英国热映之后,《西藏一年》迅速被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西班牙、阿根廷、伊朗、南非、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订购和播放。
    为了知道英国观众对于《西藏一年》的真实观感,《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走访了多户英国家庭。在北伦敦居住的伦敦大学教授维特斯对记者说,他完整地看了两遍。“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让我了解到西藏尚不发达但充满魅力的古镇生活。”
    维特斯说,从纪录片里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西藏所处的现实,其中夹杂着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的冲突。“片中一个西藏妇女马上要生孩子了,但她却不愿意接受城里医生的建议,而是更相信民间法师。还有一个牙疼的妇女寻求法师的治疗,法师在她脸上吐了好几口唾沫,说是可以驱除邪魔。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让我感到,西藏的发展是必要的。”
    而家住西伦敦的乔维尔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英国的媒体也曾经拍过不少关于西藏的纪录片,但总是围绕当地少数民族在民族宗教问题上的困扰、当地遭遇现代化冲击的个案说个没完。她说,聪明的英国人知道,要真实地了解西藏,还是要长时间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西藏一年》带给她的就是这样的体会。
    达赖访瑞士只剩作秀
    不久前开始新一轮欧洲窜访的达赖喇嘛于本月4日抵达瑞士洛桑,开始了为期3天的所谓“弘法活动”。这是达赖第22次瑞士之旅,但却是他近10年来第一次未获得瑞士官方接见的访问。
    成为媒体消遣对象
    在达赖抵达瑞士之前,瑞士外交部长卡尔米—雷伊就曾表示,自己和其他几位联邦委员都没有时间会见达赖。瑞士外交部发言人还表示,瑞士并未受到来自中国的压力。然而,如此正常的表态却触动了达赖驻欧洲“特使”格桑坚赞的神经。他在日前接受采访时说,对瑞士政府不接见达赖感到“非常失望”。尽管达赖还会受到瑞士下议院议长的接见,并与个别州、市官员进行非正式会面,但对于怀揣政治目的的达赖来说,此次瑞士之行可谓遭遇失败。
    瑞士媒体此次也没有给达赖留出太多版面,大部分当地报纸只是简单介绍了达赖的行程,有些稍长的报道也都是以猎奇为主,关注起了达赖的生活起居。比如,达赖每天3点起床,达赖从不吃晚饭等等。
    达赖此次在瑞士期间的活动是由瑞士一家演出公司负责组织的。这家公司的主席罗塞拉在接受瑞士媒体采访时说,虽然达赖是宗教人士,但他在瑞士的访问更像是一场演出秀。罗塞拉说,利用西方民众对藏传佛教和西藏文化的向往,达赖确实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但与其说达赖是明星,倒不如说他已经成了到处作秀、供人消遣的娱乐人物。
    瑞士重视对华关系
    瑞士从1960年便开始接收西藏“难民”,目前境内大约有4000名“流亡藏人”,是欧洲“流亡藏人”最多的国家。达赖集团在瑞士设有常驻代表。可以说,“藏独”分子在瑞士有着较大的生存空间,达赖本人也总是能在这里受到礼遇。
    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瑞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去年年底温家宝总理访瑞,开创了中瑞友好合作的新局面。而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也确实是瑞士这个内陆小国在经济危机下最迫切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瑞士在面对“西藏问题”时自然会有所收敛。这也是为什么达赖遭到10年来瑞士政府首次冷遇的主要原因。
    达赖此次访瑞的政治目的受挫,与欧洲国家近年来对“西藏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也有很大关系。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外国民众对于西藏的真实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达赖的政治诉求也就不那么感冒了。
    瑞士《晨报》日前采访了曾创作西藏题材小说的法国作家余丹,请他谈一谈对达赖喇嘛的看法。余丹说,西方人普遍认为西藏是美丽的天堂,藏传佛教是救世的真理,但实际上并不尽然。旧西藏的统治形式是最落后的统治形式之一,僧侣压迫人民,这与欧洲的中世纪一样,毫无自由可言。他还说,达赖对于道德和个人自由等问题的态度并不开放,但当有些西方人发现这一点时,便要求他弱化这一立场,因为这将妨碍他的“西藏自由”事业。他认为,达赖喇嘛的行为并未、也从未给西藏人民带来好处。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09-8-13 13: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过  有时间 看看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