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北京时间2010年11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营报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社会政法学部主任郝时远先生出席论坛并发言,以下是文字实录:
郝时远:大家好,我想向大家报告“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民族问题”。自08年314事件,05年79事件以后,国内国外对中国民族事物关注程度和中国民族问题评价非常之多。但是,这样的一些恶性事件是不是代表了中国民族问题当代的主题,我认为不是的。中国民族文化当代主题仍然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那么在2000年启动西部大开发进程已经进行了10年,这1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出现了包括像内蒙古自治区从2002年开始持续的每年以平均20%的GDP增长率发展的势头和事例。
但是,我们要看到虽然已经经历了10年的发展,可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和多民族聚集的一些省,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是非常之大。这些指标所体现的就是这些省区基本都处于中国31个省区中下游的水准。而且,这些发展水平所带来的后果,或者说所体现的现状,那就是说包括社会发展各项公益事业在内的都处于同类的一个水准,这就表明西部地区的发展和东部地区的水平相比还具有非常大的差距。
那么就目前而言,发展这一主题是集中的体现了我们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样一个落差,而他所构成的主题也为中国*政*府*确定为我们民族工作的主题,那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在未来1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一个进程当中,西部地区的收入,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包括生态文明转产问题,医疗社会保障问题仍旧需要我们有大量的投入乃至于西方当地的自力更生实现发展。
在发展进程中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城镇化这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西部地区的城镇在吸纳劳动力,在吸纳农民和容纳流动人口,乃至于整个构建市场的过程当中都是处于弱势。我们应该从第六次人口普查当中能够看到一个新的展现,中国人口分布的一个新的展现。那么在1990年只有北京市有56个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18个省区市具有56个民族人种,我相信2010年人口普查可能会展现我们国家各个省区基本上会达到50以上,或者大多数都有56个民族以上。这就表明经济社会推动下,人口的流动,包括西部地区的人口流动正在加快,而西部地区的发展过程当中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这样一个进程,也必然出现农村供需经济社会的变革。
西部地区的城镇,县级城镇是不是能够容纳当地这种人口?而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是否做好了接纳更多来自于边疆各个少数民族这样一种城市的准备呢?我想我们面临很重要的问题。其次在发展进程当中,不容忽视生态问题对西部来说,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严峻的。在环境水平方面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唯一排在前面首列的指标体系,但是他的构成指数非常简单,就是排放强度和大气污染。也就是说你工业化程度低你排放程度必然少,但是作为生态,作为你的便利性,作为你环境破坏了以后抗拒水平,你的修复能力,这个数据和前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是完全一样的,是处于比较低的。
我们现在没有优质的草原,从2000年开始我们基本上草原就都是土地了,就都退化了,荒漠化的程度也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这些地区。因此,我们在实践这种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未来10年这样一个推进当中,环境问题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所面对的问题,面对的一些事故是相当特殊的。目前,我们在推动包括西藏,新疆在内我们国家确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我们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需要探索这样一条新的道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