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逝后留存款不知密码 法院快审帮解决
“丈夫去世后留下一张存折,可我不知道密码,钱也取不出来,这可怎么办?”陆某的突然离世,给妻子王女士留下了一道难题,因为不知道存折密码,王女士拿着丈夫的死亡证明和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去银行查询却遭拒绝。这下王女士可不知该咋办了,究竟丈夫的个人存款应该如何处理呢?
丈夫去世留下一张存折
2012年12月20日,王女士的丈夫陆某因病不幸去世。丈夫的突然离去,令这个家庭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丧事办完后,王女士在清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张存折,存折上显示余额为3251.08元。
王女士决定把钱取出来,但问题是她并不知道密码。据王女士回忆,她只知道丈夫生前办了个存折,但是因为彼此信任,其它的她从未过问过,而丈夫走得实在匆匆,根本来不及交代。随后,王女士拿着这张存折到银行查询,试了多个密码都没成功,因为输错次数太多,导致系统锁定无法取款。
无奈之下,王女士只好拿着丈夫的死亡证明和户口本等有效证件,找到银行说明情况,希望将存折中的钱取出。可结果却被银行告知,要想取出存款,必须先去公证。
想取存款得花千元公证
银行工作人员告诉王女士,如果家属知道储户的密码,就可以直接取款。而在不知密码的情况下,就必须出具继承人户籍所在地或者遗产所在地的公证书。
取自己丈夫的钱还需要公证,王女士怎么都想不通,但无奈之下,王女士还是找到公证处,咨询了公证的程序和费用情况。
这一打听,新的问题又来了。“公证更麻烦,不光程序特别繁琐,需要我丈夫的各种证明材料,最后还需要支付1300元的公证费。”一听说还要交那么多钱,王女士可急坏了。自己家境本来就不富裕,常年都要靠吃低保过活,而如今家里的顶梁柱陆某也突然去世,这1300块对她来说可是一笔不小数目。
“没想到,公证需要那么多钱。如果不公正了,存折里的钱取不出来,如果公证了,又要白白花掉1300块,就没有别的办法能把钱取出来了么?”为了尽快将存款取出,2013年3月,王女士和儿子小陆将银行诉至中原区人民法院,要求银行支付存款3251.08元及利息。
法院快审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面对起诉,银行方面也表现的很无奈。据银行工作人员称,根据储蓄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存款人去世的情况下,配偶或子女想取钱,必须去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书,公证这笔遗产的归属。因为银行无权调查储户的家庭情况,无法了解继承人究竟有几个。如果不履行这一手续,财产一旦落入非合法继承人的手里,就很难监管了。银行表示,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储户的利益。
法院经审理认为,我国《储蓄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下同)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该项存款的继承权发生争执时,由人民法院判处。储蓄机构凭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
王女士和儿子小陆系陆某的法定继承人,且陆某无其他法定继承人,故其二人在陆某死亡后作为陆某的法定继承人,有权享有陆某与银行之间形成的合法储蓄合同关系的权利。
2013年6月13日,郑州市中原区法院一审判决:银行向王女士、小陆支付存款3251.08元及利息。
据了解,拿到判决书后,银行已经将3251.08元存款及利息支付给了王女士及儿子小陆。王女士表示,正因为有了法院的判决,才为他们避免了支付高额的公证费,快速拿到了存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