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郝治年 于 2013-6-26 09:24 编辑
老百姓不能取名的元制度
俞樾的《春在堂全书》记载:元朝的制度是普通老百姓都不能取名,只能用行第和父母年龄合计为名。所谓“以父母年龄合计为名”,就是“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这个制度在《元史》里并无记载,但有大量的史实可为佐证。这还可以从明太祖朱元璋的家庭来看。
朱洪武撰写的《明太祖御制朱氏世德碑记》中载:朱元璋祖宗五代名字都含数字。朱元璋的五世祖名叫仲八,生三子:第三子名百六。百六为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养两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即为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有四子:长为初一、次为初二、三为初五、四为初十。朱初一即为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仅两个儿子,大的称五一,小的叫五四。五四是朱元璋之父。五一、五四各生四子,五一之子名字依序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五四之子名字依序为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元璋之父后改名“世珍”,母名陈二娘。朱元璋原名重八,也是在打下大明江山后才易名的。如贩私盐出身的张九四、九五、九六,一旦造反称王,也改名为张士诚、士德、士信了。
元朝的领土广大,所统治的人又非常多。而在蒙古人统治的人当中,最多的仍然是汉人。元朝将人分为四等,最低等的就是汉人,再加上他们人数多,所以元朝的统治者管理汉人管得十分严格。
为了怕汉人造反,元朝人不准汉人拥有武器,元人的规定很严格,只要是金属做的器具都不行,连家家户户每天必用的菜刀,都规定要五家合用一把。
除了武器之外,元人管的事还多着呢!他们规定一般人,如果没有做官的就不许有名字。那么,如何给孩子一个名字呢?元朝人规定,只能用父母或祖父母的年龄作为孩子的名字,例如郝家的孩子出生的时候,祖父正好六十六岁,那么孩子就叫做“郝六六”。
元人还不准汉人晚上点灯,更不准他们随便聚在一起说话,如果被抓到的话,就要接受处罚。由于元人很怕汉人造反,所以用尽各种方法限制汉人。
而且元人把每二十户人家编成一组,称为一“甲”。而担任“甲主”的人,一定是蒙古人,其他的汉人居民就是甲主的奴隶,甲主说什么,他们就得做什么,不能讨价还价,更不能反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