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关于引用南宋末年章定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的问题,彭桂芳也是采取删掉章定关于郝姓起源论述的前半段的办法来为其发明帝乙封子之说服务。其手法与目的如删改郑樵《通志》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这里要说明一点,经我学习研究发现南宋章定也是一位篡改引文的能手。古代作者引文一般是不说出处的,而章定则称他是根据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简称《姓纂》而写的郝姓起源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下面作一对照比较
林宝说:郝, 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 帝乙时, 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
章定说:郝,《姓纂》出于赫咠氏,太昊氏之佐也。殷帝乙时,王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郑樵说:郝氏 出于赫胥氏,太昊氏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
对照可知章定是说了假话,他没有看过林宝的原著,他写的根本不是引用林宝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他实际抄的是南宋郑樵的《通志》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而且对引文修篡改了两处,一是把赫胥氏改成赫咠氏;二是把“有子期”改成“王子期”。章定改成王子期是要害,谁的王子?是赫咠氏裔孙的王子?帝乙是赫咠氏的裔孙吗?都是没有历史根据的。章定的篡改发明了王子期之说,制造了混乱,开创了杜撰的先河。元、明朝时期姓氏著作中的杜撰均与章定有关。但是就从章定的文中也找不出帝乙封子之说的根据,然而就是章定篡改而成的伪说,彭桂芳也未敢引用全文,这就说明彭要删掉章定论述前半段的要害。总之章定的伪说也帮不了彭桂芳的忙。
5关于子期的解读。关于郝姓起源论述中,子期的是唐朝太常博士林宝首先提出来的,说的有点含糊,所以后人的解释出现不同的说法。北宋著名史学家欧阳修著《新唐书》一书将子期解释为裔孙期,也就是说把“子”字解释为裔孙,根据郝姓家谱记载证明欧阳修解释是对的,期是汉族郝姓得姓始祖。而南宋郑樵改为“有子期”,加了一个有字,郑樵改的对不对?我说郑樵改的不对。郑樵是南宋著名史学家,也是一位训诂学家,但是可能一时疏忽,搞错了。为什么?因为郑樵在“子期”前加了一个有字,所以子期就变成了郝姓得姓始祖。现在不少作者称子期是郝姓始祖,可能源于郑樵。但是子期不是郝姓始祖。子期何许人也?经查与郑樵同朝的著名姓氏学者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子期,出自芈姓,楚平王子结,字子期,为大司马。白公胜作难,杀子期于朝,后世以字为氏。”邓名世告诉我们:历史上确有子期这个人,但他不是帝乙的儿子,更不是郝姓的得姓始祖。
6综上所述帝乙封子之说是不能成立的。然而当今有的姓氏著作的作者把这一假的发明奉为圣旨。更令人不解的是研究古代帝王史的北京历代帝王庙的“百家姓展览”也称帝乙是郝姓的始祖。经询问说是某专家的研究成果。实在不敢恭维这位专家的研究成果,他可能连一本古代姓氏文献、郝氏家谱、陕晋地方志都没有看过,只看过《五百年是一家人》一本书就断言。这是研究吗?还是在忽悠?作为郝姓的一员,我最担心的就是假的可能变成真的。
在学习古今姓氏著作中使我感到:汉族郝姓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姓氏,因为有的姓氏作者老想着惩治郝姓老祖宗,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贪污受贿,但是他们要不断的撤换我们的老祖宗,郝姓远祖和始祖已被撤换十个之多。还不甘心。请看被他们撤换我们的老祖宗有:
汉族郝姓远祖:郝省氏、赫胥氏、伏羲氏之弟郝骨氏、赫咠氏、郝胥氏、赫骨氏、商汤、契、伏羲氏、有扈氏
郝姓得姓始祖:期、子期、王子期、帝乙王子期、帝乙王子周、王子斯、霍叔、帝乙之弟期、帝乙、郝之期(商)、郝子廉、郝省氏、子朝、子旗
作为郝氏家族的一员,我要大声疾呼:姓氏著作的女士、先生们,请笔下留情,别在随意折腾惩治我们的老祖宗了。谢谢!
7关于汉族郝姓起源的表述。以上探讨的是帝乙封子之说不能成立的原因,而郝姓起源应该如何表述呢?根据我看到的家谱资料,并以唐朝姓氏文献和陕西省地方志关于郝姓起源论述的综合佐证,我拟按照姓氏起源的构成要素分述如下:
1) 郝姓的远祖是郝省氏,太昊氏之佐;
2) 郝姓得姓始祖是郝省氏的裔孙期
3) 郝姓得姓时间是殷商帝乙在位期间(公元前1101—1076年);
4) 郝姓的发源地是盩厔郝乡,即今陕西省户县祖庵镇郝村;
5) 郝姓源自古代的风姓,是风姓的一个分支;
6) 郝姓郡望是太原、京兆、安陆。
我想模仿唐朝林宝的写法,拟改写为:“郝氏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殷商帝乙在位期间,郝省氏的裔孙期封于盩厔郝乡,因地以命氏焉。”此写法对林宝的原文有两点修改,一是“子期”改为“郝省氏裔孙期”。修改的根据是参考郝姓家谱和北宋欧阳修《新唐书》关于郝姓起源论述(郝氏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乡,因以为氏。)二是“太原”改为“盩厔”。修改的根据是参考郝姓家谱和唐朝颜师古注《急就篇》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郝,京兆盩厔乡名也,因地以命氏焉。)这一写法有何不妥?敬请郝氏宗亲批评指正。
四结束语
著书立说是好事。著书立说是研究姓氏学问的结果,而不是编瞎话的结果。今天少数人富起来,作者应该不会去为稿费而著书立说吧。写书引用前人的论述是必要的,因为几千年的姓氏历史,你不引用你怎么知道。然而抄书必须比较研究,必须别伪求真,不能图省事盲目抄书,更不能专捡编瞎话的抄,否则就容易抄出笑话来。正如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说:“无论做哪门学问,总须以别伪求真为工作。因为所凭借的资料若属虚伪,则研究出来的结果当然也随而虚伪,研究的工作便算白费了。中国旧学,十有九是书本学问,而中国伪书又极多,所以辩伪书为整理旧学里头很重要的一件事。”梁启超说的多深刻啊,学习研究郝姓起源就必须别伪求真,愿你我共勉之!
我是学习无线电通信专业的,对家谱和姓氏知识是门外汉,离休后,为给我的老祖宗郝伯全(1264—1358年,山东莱州市郝姓始迁祖)寻根,开始学习古今姓氏著作。我的学习也仅是入门,所以以上所论还是一个初学者的议论,加之年龄大、眼神差,可能看错了,因此其中定有不当之词和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写此文的目的在于向主张帝乙封子之说的作者请教,希望交流看法,谢谢!批评意见请寄北京邮电大学眷18楼432信箱,邮编100088,或发xiangq32@gmail.com
郝火河2011年2月22日初稿2011年6月4日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