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郝文柱 于 2025-4-1 12:31 编辑 传说,远古时期的燧人氏曾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这里有燧人氏墓。商丘地区也曾黄帝部落活动的地方。《史��•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晋书•地理上》记载颛顼始自穷桑“(今曲阜北),而徙邑商丘”。 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王纪》载,帝喾高辛氏“年十五而佐颛顼,三十登位,都亳(今商丘南),以人事纪官也”。帝喾高辛有四妃,元妃邰氏女,名姜嫄,生后稷,名弃,号周,别姓姬;次妃娀有氏女,名简狄,生契,封于商,子姓,即殷商=商之祖;次妃陈锋氏女,名庆都,生放勋(帝尧 );次妃娵訾氏女,名常仪生帝挚。远古时期,殷与商同称。《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亲,五品不训,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宽。”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西汉儒家学者刘向著的《列女传•契母简狄》曰:“契母简狄者,有娀氏之长也,当尧之时,与其妹娣浴于玄丘之水。有裣温压怪迳鹾�,简狄与其妹娣竞往取之,简狄得而含之,误而吞之,遂生契焉。简狄性好人事之治,上知天文,乐于施惠,及契长,而教之理顺之序。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名,尧使为司徒,封之于毫(商丘远古时称亳)。及尧崩,舜即位,乃敕之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其后世世居毫。’”“'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之谓也。 阏伯台(商丘俗称:火神庙)是用圆形的夯土筑成,台高35米,台基周长270米。台上有祠,叫作阏伯祠(俗称“阏伯庙”)。阏伯台历史悠久,是具有文化意义和历史记忆价值的地方,院内的古建筑,包括阏伯祠、王母娘娘祠、花戏楼、商祖祠等也同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阏伯台位于商丘古城西南约2千米处,也就是商丘市睢阳区古宋办事处火神台村。对于阏伯台台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原商丘县文管所曾分别于1992年和1993年进行钻探考察,做出土层堆积分析,认为阏伯台原来就是一个高出地面约8米的土丘。由于黄河冲积土层的逐年加高,人们对阏伯台进行过覆土。在考察过程中,在台的地表捡胶捍咂褂泻捍郧暗牟卸寡亍⒍贡⒍ψ愕炔衅� 钻探发现,台基堆积有约10米的夯土层,夯土层中有东周时期特有的灰陶片。这些物证表明,现有台址早在汉以前就已存在,已留有汉代以前人们从事祭祀活动的器物残片。这段文字充分表明阏伯台的年代之久。 那么。阏伯台与契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走进阏伯台,领略这里的厚重。 阏伯台的得名,来自上古时期的氏族领袖阏伯。阏伯在帝喾时期被封于商丘,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考释》中说:“阏伯亦即契也。”因此,阏伯就是商人的始祖契。 王国维在《观堂林集•说商》中�:“商之国号,本于地名。……始以地名为国号,继以为有天下之号。其后虽不常厥居,而王都所在,仍称大邑商……”据此可知,“商”先以地名,后为族名,继而为国名,再继而为朝代之名。契被封于商,始有商国。《商丘县志•封建》:“商自阏伯肇封,相土继烈,曰商,曰宋,历六十有七君,传国之永,无过是矣。”商国是夏朝方国,从契以后传十四代到成汤。夏朝末年,夏桀奢侈荒淫,暴虐无道,致使生灵涂炭。成汤(亦称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后都于此,商丘即先祖宗庙的永恒基地,所以又被称为“大邑商被颉疤煲厣獭薄c詹淖铀锵嗤痢⒄衙鳌⑼鹾ズ蜕坛魈溃家陨糖鹞莸乩┱抛约旱氖盗Γ钪沼幸环蟮慕ㄊ鳌M鹾セ股朴诰蹋翘煜律倘说氖甲妗T谡庵忠庖迳希糖鸩唤鍪侵泄倘恕⑸唐贰⑸桃档脑赐罚故巧套濉⒐派坦蜕涛拿鞯闹匾⑾榈亍� 阏伯死后葬于此,如今的阏伯台便是他的冢墓,也是古代被称为“商”地的丘、岗之地。《商丘县志》载:“阏伯墓,即商丘也,世传阏伯葬此。”“阏伯庙在商丘之巅……”《括地志》载:“宋州宋城县(今商丘市睢阳区),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商丘”这一地名便是这样来的。四千多年来,商丘的发展变迁均与阏伯台(古称“商丘”)息息相关。 郝氏源流说:郝氏源于子姓,出自殷商第二十七代帝王帝乙之子子期的封地郝乡,属于以居邑名为氏。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赐居于商(今河南商丘)。相传其母因吞玄鸟(乌鸦或燕子)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壮大,到契的第14代孙汤时,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也有一说郝乡在今陕西省周至附近),其子便以地为氏称郝氏,史称郝氏正宗。族人皆尊奉商康丁、郝伯子期为得姓始祖。 |
本帖最后由 郝文柱 于 2025-4-1 12:46 编辑 商丘阏伯台庙会,暨火神庙祭祀已于2007年二月被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活动一年举办四次,第一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主要是为了纪念阏伯的正月初七生日,会期一个月;第二次是农历四月初四,这是古代祭祀大火星的日子,会期10天;第三次是农历六月二十三,传说这一天是火神阅伯逝世的日子,会期10天;第四次是农历九月初九,会期3天。正月的庙会规模最大、这是因为腊月是节庆时期,商丘本地有赶庙会的传统,且又是春耕之前的农闲时期,庙会上卖的一些农具、生活用品之类可以为即将开始的春耕做准备。正月期间逢会时间最长,祭祀仪式也更为详备,更有代表性。 帝喾封阏伯于商为“火正”,也可见于古籍记载,宋朝章如愚的《祀大火》记有:“大常礼院言:阏伯为高辛火正。”元代脱脱(元中书右丞相)等编著的《宋史》载:“礼官议:“阙伯为高辛火正。”"《左传》中说“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上述只不过时间上稍有差导,阏伯被封于商丘的事实是清楚的,商丘这块地方就成了阏伯的封地,阏伯封导为“商”。 据《商丘县志》载:“阙伯墓,即商丘也,世传阏伯葬此。"《商丘县志•阏伯祠记略》云:”睢阳古宋地,本帝喾高辛氏子阏伯所居之商丘。……丘之精气,上应列星,世称阏伯台。即是丘也。郡乃辰宿之分,伯迁于此主其祀,此帝王世纪,春秋杜预之论也。陶唐氏以为火正,曰伯者,所以有功而食其墟。……伯,火官,掌祭火星,行火政,后世以为火祖。 为此,郝姓公认帝乙为先祖,那么史料可考帝乙的初祖为“契(阏伯亦即契也)”,也就是说,契为郝氏初祖,契,暨阏伯也,商丘火神台也就是阏伯台,足以证之郝氏祖源系商丘。 文献参考: 各地郝氏家谱、郝氏源流 国家历史名城•《商丘阏伯台庙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