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找回密码
|
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體中文
郝氏门户
|
郝氏论坛
|
郝氏家园
|
郝氏家园(旧)
|
新闻
搜索
搜索
热搜:
郝氏
家谱
字辈
郝氏网
本版
用户
中华郝氏论坛
›
门户
›
查看主题
郝洪喜《苏轼与常山文化》被《海岱文化》全文发表
发布者:
郝洪喜
|
发布时间: 2022-12-13 15:54
|
查看数: 10647
|
评论数: 0
|
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郝洪喜 于 2022-12-13 16:04 编辑
郝洪喜《苏轼与常山文化》被《海岱文化》全文发表
苏轼与常山文化
郝洪喜
苏轼,是集北宋文学大家、朝廷高官和社会名流于一身的杰出历史人物。宋神宗时曾在我们诸城这地方做过两年多的密州知州。
书香门第出身的苏轼,在密州任职期间,除了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民造福外,还留下了好多动人的故事和名垂千古的经典词作。
苏轼到咱山东密州(今诸城市)司职知州的时间,是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天,千里迢迢从浙江杭州而来。
苏轼在密州,既热爱密州的父老乡亲,也热爱密州的山山水水。
密州附近有一座山叫常山,山不是很高,海拔仅150米,但却久负盛名。更重要的,是距离知府不远,只有十公里。
常山近在咫尺,自然风光又非同一般,大智大慧的苏轼,便成了频繁来往于此的常客。
祭天求雨去常山,闲暇游玩去常山,走马狩猎还是去常山。
说到狩猎,不能不想起大学语文里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胸怀开扩、斗志昂扬的豪壮之词,抒发了苏轼的报国热情和出猎壮举。
常山,因苏轼多次虔诚造访、顶礼膜拜和兴建美化人文景观而一举成名。
常山原本是一座很平常的小山包,之所以叫常山,是因当时这里年年干旱成灾,当地黎民百姓便一次次聚会到山上祈求上苍降雨,所以,人们把这座很普通的山定名常山,众封这座山为常山神,并在山的北麓,建立了常山神祠,作为当地人们每逢旱年祭天祈雨的固定场所。
苏轼来到密州的第二年春天,密州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苏轼听说了在城南有座常山,祈雨可感动山神显灵帮助解除旱情。苏轼就不辞劳顿之苦,亲自率领所有州府官员和众多黎民百姓去常山祈雨。
常山神泉
常山
传说,苏轼几次祈雨无果,心中闷闷不乐。这天,苏轼带着自己写的祭文,又去常山祈雨。读罢祭文,还不见降雨,苏轼恼火了。苏轼一怒之下,把香炉里盛上了火药,在火药上点了三炷香,然后,怒怼常山神说:“假如再不降雨,等这柱香烧到火药处引爆,我们就与您同归于尽!”刚说完,大雨倾盆而降。从此,常山祈雨次次如愿以偿。
苏轼见状十分高兴,领着黎民百姓重修了常山神祠,并再作文祭之。苏轼先后写了六篇《祭常山神文》,一年之内六次登常山祈雨,可见苏轼为民精神多么地可嘉!苏轼又纳谏皇帝,诏封常山神为润民候。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诏封了常山神为润民侯。
常山圣泉
雩泉原貌
苏轼还在常山祈雨后,返回城里的路上,在常山神祠外北麓溪谷中,意外发现了一汪泉水。苏轼在这泉水之上,又建了一座亭,取名“雩泉亭”,并赋文《密州常山雩泉亭记》(简称《常山雩泉记》),把他在常山祈雨发现溪泉的这件事记录下来。“雩”就是“求雨”,苏轼《雩泉记》文中“吁嗟求雨”的意思。
苏轼离任之后,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又诏封常山神为灵济昭应王;宣和七年(公元1125),诏封常山神妻为灵顺夫人。这些诏封举动,都与苏轼诏封常山神为润民候影响有关。
常山广丽亭
常山顶端广丽亭
苏轼写了许多有关常山景色与情感的诗词文赋。例如诗《《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祭常山回小猎》、《留别雩泉》、《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等;词《江城子·密州出猎》等;文《常山雩泉记》等。常山就是因为苏轼的到来,才使它闻名天下。例如日本著名反战诗人山上次郎,1998年到诸城参加“中国第十届苏轼学术研讨会”时,主动提出去常山捡一块石头带回日本收藏,可见常山的文化价值已经在国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而言之,常山本是一座不知名的山,只因苏轼来密州任职,为老百姓到常山祈雨显灵,重修常山神祠,为常山神诏封润民候,发现雩泉又建亭,又写文,又为常山写了许多诗词文赋,因而使常山名扬天下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不光闪亮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大学语文》殿堂上,还广为世界人民所关注,可见密州这座常山,已经是一座大名鼎鼎的圣山了。
近些年来,诸城四达公司和有关部门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苏轼常山文化,投巨资对常山进行了综合性开发。先后建设了碧霞宫、万佛寺和民间艺术收藏博物苑,优化了交通、食宿、游乐等各方面的附属设施和外部环境,为神圣而壮美的苏轼常山文化增添了浓重地一笔。
郝洪喜,男,73岁,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初中退休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和诸城市优秀五老志愿者。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